2024-07-23 12:08:08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可以出版发行地图,但出版发行地图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地图编制部门。
答 案:错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机构及其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
答 案:对
3、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也会出现一种负相关关系。
答 案:对
单选题
1、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赴宁陵、八下辉县、两上红旗渠,与新华社同事共同采写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新闻名篇的记者是【 】。
答 案:D
2、以叙事为主,着重表现具体人物、动作或事件的标题被称为()。
答 案:B
3、新闻标题中以说理为主,着重说明原则、道理和愿望等的被称为()
答 案:B
多选题
1、媒体在对新闻来源的求证核实过程中应注意。()
答 案:ABC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等三个方面。
答 案:ABC
解 析: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内容主要包括: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
3、报纸经常采用的资料有()。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是能在形式上隐蔽自己的意见。
答 案: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是关于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关系的正确描述。(1)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是新闻报道自身特性的要求,是受众接受权利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要求。但是新闻的客观性并不表示所有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报道必须加以选择,有选择就有倾向。(2)刘少奇同志曾说:“新华社的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可见,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性是倾向性的基础,倾向性寓于客观性之中。(3)新闻报道最忌讳用观念形态的语言去表达,但倾向性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应尽可能做到客观叙述事实,避免主观说教,要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与组织来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把倾向性寓于客观性之中。
2、—个电视台在统一规划下,可以同时用不同的无线电中波、短波频段开办几套电视节目。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就一个台来说,一套节目,即一个台每天以同一呼号或在同一频率、频道中播出的全部节目,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节目群,形成节目的顺时链,不可以同时用不同的无线电中波、短波频段开办几套电视节目。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进行现场报道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哪些能力?
答 案:(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末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一方面是要更好地调动情绪,把握现场气氛,另一方面是要保持敏锐的现场应变能力,既充分发掘随时出现的新闻价值点,又能扬长避短、化险为夷,妥善回避不利于报道的突发问题;(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现场报道的特点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具体而言,要学习、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性知识,还包括音像的采录、编辑、制作,器材的选择、使用、保养,音像数据的搜集、利用、保存,以及如何在各种新闻体裁和新闻节目中恰当运用有音像材料等知识和技能;(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这需要记者对现场报道的整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相应的了解,作到知己知彼的同时将自己的工作主动放到整个报道工作的大背景下,保持内容、风格、时机的整体一致性。
论述题
1、广播作为最早出现的电子媒体,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是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播媒体遇到了强大的挑战。有人认为广播已经沦为一种“弱势传媒”,即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有人认为广播媒体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广播悠长的历史也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广播事业仍会有复兴繁荣的一天。请你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评论。
答 案:根据CTR媒介智讯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广播媒介广告刊例花费数据显示,广播和电视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两大增长点,广播广告时长与刊例花费双回升,新闻资讯、财经类频率的广告时长有所增长。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公信力仍然是在当下海量的媒体市场中的核心优势之一,广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广播事业结合当下时代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仍会有复兴繁荣的一天。(1)广播最大的特点是依靠声音传播,最终诉诸受众的听觉,它的传播优势主要在于:
①迅速及时。时效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恰恰在时效方面,广播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电视虽然也可以现场直播并发送图像,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比较大,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在速度上没有广播有优势。
②覆盖面广。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电波所及,都可以接收到广播的节目。电视媒介的接收设备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且容易受干扰,偏远地区往往效果不很理想。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广播的这一优势更加明显。
③伴随收听。广播听众可以一心两用,听众收听广播的时候可以一边忙自己的事情一边听广播的节目,十分的自由和方便,广播可以占用听众日常很多时间,这个特点十分地得天独厚。
④声情并茂,广播所运用的声音符号可以用来传递情感,而且可以用声音塑造形象,用声音传递信息而非情感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可以增强受众想象力。
(2)根据这些传播特点,可以展望广播发展的前景战略:
①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广播应该重点抓住汽车这一载体,大力推行交通广播。
②广播媒体应不断研究受众,定位要更加细化。针对小众分众群体将节目细化精做。
③坚持广播的本土化和娱乐化相结合。
④借助网络来完善服务节目的运作,继热线电话、双向交流的广播节目之后,强化互动节目。
⑤抓住都市广播受众群体,抓住受众的地区、城市认同感做节目。
⑥运用广播整体低成本战略挑战其他媒体。
⑦在技术方面不能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而是要高起点进入,先行抢占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三大制高点。
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
答 案: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民主与法制,既是舆论监督机制运行的先决条件,又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实施与效果呈现,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实践体现。舆论监督的进步与发展,反映了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与发展。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传达意见的渠道和参政议政的渠道,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培育公民的法制意识,保护公众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加强公众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活动实际上是与社会民主的观念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民主在观念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保证,舆论民主和舆论监督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如何治理当前存在的新闻失实现象。
答 案:“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属性,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是广大受众的要求,也是报纸、电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等媒体取信于民的生命所系。”而网络虚假新闻的增多扰乱了新闻秩序,使得大众失去了对媒体原有的尊重和信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抵制虚假报道,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新闻的滋生蔓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已成为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主流媒体要勇于肩负使命,率先垂范,成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中流舐柱。(1)党报等主流媒体主办的新媒体要设立并强化“新闻把关者”角色,对未经核实的网络新闻不“背书”,不转载。新媒体也要像传统纸媒一样设立编辑部或总编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当“新闻把关者”角色,加强对新闻的编辑审核。在转载、引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新闻时,应加强实地核查与证明,决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如距离太远无法派出记者实地采访,至少应同当地宣传部门联系,通过电话等采访相关当事人或事件目击者,核实新闻事件是否存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新闻要素是否真实。如发现相关新闻虚假,则应及时出面澄清,使虚假新闻无法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将不良社会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规范新媒体经营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有人说,现在是资本为王的资本媒体、商业媒体时代,也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再提出党管媒体意义不大;还有人说,坚持党管媒体,主要是针对党和政府主办的重点媒体而言,对其他媒体并不适用。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一直以来,新媒体出现了较多的虚假新闻,同某些新媒体把盈利放在第一位,把媒体的社会责任放在第二位的经营方针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在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上,新媒体没有例外。就新媒体而言,不仅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
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法治“网”,即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有关部门应抓紧实施对互联网的立法管理,对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造假、传谣和转发虚假新闻者进行严肃处理和处罚。“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通过依法治“网”,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为真实新闻的传播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在新媒体时代,仍要强调脚底板下出新闻。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要坚持去一线、走基层,靠脚力、眼力、笔力写出真实精彩的新闻。应该指出,互联网对获取新闻线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大众媒介,各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可以成为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网上论坛、博客发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鲜活的新闻素材。”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快速也让不少媒体人开始变懒了,习惯从网上复制、粘贴,稍加编辑,甚至原封不动在自家的媒体上发布。由于信息量的增长,记者在筛选、编辑新闻时随意性加大,往往导致把材料中不严谨不科学的内容也原封不动地挂到网上,为虚假新闻的产生与迅速扩散埋下了隐患。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从业人员,更要深入一线采访,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这样才能避免以讹传讹地传播虚假新闻。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23日 07-23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3日 01-23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 02-23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5月23日 05-23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4月23日 04-23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23日 03-23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6月23日 06-23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23日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