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5 12:07:54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1月1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
答 案:对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贏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 案:对
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
答 案:错
单选题
1、《中国财经报道》是()。
答 案:C
2、()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手段。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出并运用,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
答 案:D
解 析:客观报道是忠实于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报道的一种新闻手段,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客观报道原则的要求有:①如实叙述事实;②使用直接引语;③交代消息来源;④提供充足根据;⑤不掺杂个人意见;⑥言论与消息分开。
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缩写为()。
答 案:A
多选题
1、根据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享有()。
答 案:CD
解 析: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案:ABD
3、对版的内容之所以要进行配置,原因具体来说有()。
答 案:ADE
主观题
1、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采用“情景再现”。
答 案: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它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如临其境的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真实般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
(2)“情景再现”还可以弥补因采访条件、拍摄难度的影响,而造成没有新闻现场的缺失。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它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性的统一。它既反映事物真实的现状,又符合事物发展趋势。
(3)“情景再现”首先是建立在“有其事”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电视再现的情景是过去客观存在、发生过的事实,只要它再现的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它就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4)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采用情景再现手段时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避免因情景再现造成夸大、片面、主观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2、舆论监督就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第四权力”。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2)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机构有报社、出版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3)要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同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马克思主义的舆论监督思想与资产阶级“第四权力”的“新闻自由”观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新闻媒体不可能独立于政党之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既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党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舆论监督是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也是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所行使的民主监督权利。因此,否定舆论监督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而把舆论监督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的观点更是极其错误的。
3、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袭击某市,灾后重建工作紧张展开。由于天气酷热难当,女记者王某在采访救灾志愿者时,戴了墨镜打了伞,并要求摄像只拍被采访者画面。请根据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辨析该记者的做法是否合适。
答 案:这种做法不合适。《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二条指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热爱祖国和人民,珍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第二十八条指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
天气酷热难当,女记者王某采访救灾志愿者时,戴墨镜打伞,并要求摄像只拍被采访者画面。这种行为只顾及自己,不考虑被采访者的感受,没有将人民放在心中,并没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采访期间属于上班时间,不敬业、不诚实,严重违反了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对于新闻工作者是一个不好的示范。
论述题
1、如何治理当前存在的新闻失实现象。
答 案:“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属性,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是广大受众的要求,也是报纸、电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等媒体取信于民的生命所系。”而网络虚假新闻的增多扰乱了新闻秩序,使得大众失去了对媒体原有的尊重和信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抵制虚假报道,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新闻的滋生蔓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已成为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主流媒体要勇于肩负使命,率先垂范,成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中流舐柱。(1)党报等主流媒体主办的新媒体要设立并强化“新闻把关者”角色,对未经核实的网络新闻不“背书”,不转载。新媒体也要像传统纸媒一样设立编辑部或总编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当“新闻把关者”角色,加强对新闻的编辑审核。在转载、引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新闻时,应加强实地核查与证明,决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如距离太远无法派出记者实地采访,至少应同当地宣传部门联系,通过电话等采访相关当事人或事件目击者,核实新闻事件是否存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新闻要素是否真实。如发现相关新闻虚假,则应及时出面澄清,使虚假新闻无法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将不良社会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规范新媒体经营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有人说,现在是资本为王的资本媒体、商业媒体时代,也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再提出党管媒体意义不大;还有人说,坚持党管媒体,主要是针对党和政府主办的重点媒体而言,对其他媒体并不适用。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一直以来,新媒体出现了较多的虚假新闻,同某些新媒体把盈利放在第一位,把媒体的社会责任放在第二位的经营方针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在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上,新媒体没有例外。就新媒体而言,不仅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
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法治“网”,即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有关部门应抓紧实施对互联网的立法管理,对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造假、传谣和转发虚假新闻者进行严肃处理和处罚。“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通过依法治“网”,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为真实新闻的传播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在新媒体时代,仍要强调脚底板下出新闻。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要坚持去一线、走基层,靠脚力、眼力、笔力写出真实精彩的新闻。应该指出,互联网对获取新闻线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大众媒介,各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可以成为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网上论坛、博客发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鲜活的新闻素材。”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快速也让不少媒体人开始变懒了,习惯从网上复制、粘贴,稍加编辑,甚至原封不动在自家的媒体上发布。由于信息量的增长,记者在筛选、编辑新闻时随意性加大,往往导致把材料中不严谨不科学的内容也原封不动地挂到网上,为虚假新闻的产生与迅速扩散埋下了隐患。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从业人员,更要深入一线采访,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这样才能避免以讹传讹地传播虚假新闻。
2、请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为什么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
答 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决定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党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党的新闻传播事业要始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服务。新闻传播事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体现者,必须做顾全大局和维护大局的忠诚战士。新闻传播事业的产品是精神文化产品,它应该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强调和突出社会效益,就是要求新闻宣传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只有坚持精神产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新闻传播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新闻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矛盾。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
答 案: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舆论监督提高和深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民主与法制,既是舆论监督机制运行的先决条件,又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实施与效果呈现,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实践体现。舆论监督的进步与发展,反映了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与发展。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传达意见的渠道和参政议政的渠道,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行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公众广泛参与、公开表达意见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于发扬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培育公民的法制意识,保护公众积极的参政议政热情,加强公众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活动实际上是与社会民主的观念和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民主在观念上的认同和制度上的保证,舆论民主和舆论监督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1月15日 11-15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1月15日 11-15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5月15日 05-15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0月15日 10-15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15日 09-15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8月15日 08-15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4月15日 04-15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15日 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