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2 11:50:58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10月2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关于新闻述评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 案:D
解 析:新闻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夹叙夹议,事理交融。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2、广播电视消息中倒金字塔式结构方式的特点是()。
答 案:A
解 析:倒金字塔式结构指在导语之后,新闻主体按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的关心程度排序的一种结构。特点是头重脚轻,短小精悍,断裂行文。优点是重点突出,成稿快,行文干练,有利于受众迅速把握报道重点,也有利于后期编辑控制报道时间。缺点是程式化,适合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新闻。
3、新闻编排的结构安排要巧妙运用(),将新闻内容的兴趣点分散,从而形成起伏。
答 案:C
解 析: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峰谷、节奏、分段。峰谷技巧是保持受众兴趣高峰状态的方法。要求对能引发受众兴趣的节目分散安排,有意搭配不同体裁、形式的内容和有趣与无趣新闻,以减轻观众的疲劳感和厌烦情绪。
多选题
1、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和图像新闻。
答 案:ACD
解 析:快速、简要、客观地报道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一种电视新闻,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是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主体。在电视媒介中,各种各样的新闻事实主要靠消息类电视新闻传播。在表现形式上,消息类电视新闻有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闻等。
2、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有拍摄角度的变化,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和()。
答 案:ABD
解 析:拍摄角度是摄像机同被摄对象空间位置的角度。这种角度,又分为垂直平面角度和水平平面角度。垂直平面角度包括平视、仰角、俯角。角度不同,屏幕效果千差万别,要主动地、有预见地选择最佳角度拍摄。
3、CCTV新闻频道的()等节目提供了电视深度报道的案例。
答 案:BC
解 析: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因此,更多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弄清新闻的“何因”“怎样”上。CCTV新闻频道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正是电视深度报道的案例。
主观题
1、设想你是某地电视台记者,在得知下列消息后即着手准备该事件的电视后续报道。请你至少从三个方面提出报道预案,同时拟定题目和基本报道思路。钱塘潮冲倒观潮客20余人受伤昨天下午1时30分许,钱塘江流域浙江海宁市老盐仓回头潮观潮点附近出现大潮,潮水冲上塘坝,造成20佘名观潮者受轻伤,其中在现场维护秩序的5名公安干警也受了轻伤。早报记者了解到,受伤人员随后被送到了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该院外科主任胡医生介绍,除9人需要住院治疗外,其余人员受伤都较轻,在急诊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已离开医院。
答 案:三个方面为:探求事故原因、强化防护措施、救治受伤人员等。(15分)
2、分析资料中电视消息的特色。主持:“五一”期间记者在北京采访时看到,外地游客在北京火车站和水关长城两个不同的地方受到的待遇迥然不同,使得荣辱之间界限分明。现场:漫月旅行社的旅游巴士上解说:这家自称名叫“漫月”的旅行社在街头散发的小广告上以及旅客上车前都一直承诺每人一天100元,保证全天游览的所有费用,但是上车之后导游却宣布增加一个每人60元的自费项目。导游:有的朋友说了,导游我这一天,我就想花这100块钱的团费,我不想去这自费景点。没关系,您听清楚了,现在我还没收您钱呢,从这第一站是长城,我给您拉到长城,不收您一分钱,您自己下车。现场:游客付款场景和水关长城外景解说:自己下车走,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游客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们只好接受这些条件。在车上导游称水关长城的门票是每人45元,到了地方大家发现散客才26元,旅游团体票则会更便宜。现场:回程的巴士上游客:下回倒找俺钱俺也不来了,照他这样。解说:和漫月旅行社的见利忘义不同,在北京火车站您会看见一老一少为游客义务指路的人。现场:北京站一老一少为外地游客指路。解说:今年61岁的退休老人吕英曾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从5月1号开始他每天上午都会带上儿子坐公共汽车赶到北京火车站义务指路,遇到自己也不熟悉的地方吕英会拿出整理的北京公交路线手册查询。吕英: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能给外地到北京游客提供很大的方便。游客:心里感受就是到北京好像到家一样,比较温暖。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荣辱两分明》)(2006年5月5日)
答 案:广播电视消息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时、简单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用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上述消息充分体现了电视消息的简单扼要,直观地报道了新闻事实的特点。(1)选题这篇消息选取“五一”期间的旅游作为主题,体现了其新鲜性、显著性以及接近性。①新鲜性:时间新,报道时间是5月5日,正值“五一”;内容新,黄金期的报道多为旅游人数众多,旅游收入再创高峰等,但本篇消息以对比的方式报道旅游期间游客的两种待遇,内容新颖。②显著性:事件发生地点在首都北京这一显著地点,而消息内容所涉及的两个地点分别是长城和火车站,也很典型。另外,出门旅游难免遇到上述事件,在事件的数量上也十分显著。③接近性:“五一”期间受众普遍关注旅游,贴近百姓生活,在心理上接近百姓。(2)导语特点:①选材精粹。直接突出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②具体形象。使用经过提炼的典型事实、形象化的两个情节和富有特点的细节。③简短精炼。明确报道主旨,抓住新闻要害,即迥然不同的待遇和界限分明的荣辱。并用准确洗练的语言表达了出来。④照应主体。在内容及语言上,都与新闻主体协调一致,相互呼应。
3、针对下面济南广播电视台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2011年8月18日《交通雷达网》播出),试分析这则广播录音报道的特色。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昨天下午,山大南路上,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引发千人围堵的群体事件。济南公安微博第一时间公布权威信息,将这场风波顺利平息。请听济南台记者采制的录音报道: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昨天17点,在山大南路,一名女警察与一对修车的老人突发争执,市民李先生:【录音】“她嫌人家老头老太太修得慢了,就跟人家争吵起来,然后就开口骂人。”争吵中,女警察叫来一名男子,将两位老人打倒,并迫使老太太跪在地上。周围群众看不下去了,纷纷要求他们给老人道歉。17点17分,历城巡警闻讯赶到现场,刘警官:【录音】“经过了解,是一起治安糾纷。由于现场人太多,我们准备把双方带到就近的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然而不明就里的群众误以为警车是想掩护女警察逃走,于是将警车也团团围住:【录音,现场】“出来!出来!出来!”18点32分,网上出现了“刘三好学生”的一条微博:“山大南门东边,据说发生警察殴打老太太致老太太下跪的事!”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更多的市民赶往现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一千多人:【录音】“后来人越聚越多,大家很气愤嘛,就把这个车拥到路中间,这个山大南路就不能走了。”19点31分,济南市公安局微博警察孙海东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通过“济南公安”官方微博介入:“历城分局,怎么回事?”19点45分,孙海东随市公安局领导一同赶到现场参与处置:【录音】“现场很多人举着手机,不断地拍照,发微博。但大部分群众都没有看到第一现场。如果以讹传讹,事情会越闹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在微博上将真相尽快发布出去。”【键盘声,压混】20点15分,“经调查,一名省司法厅女狱警在修车过程中与群众发生冲突。”20点20分,“经核实,省女子监狱民警林某着警服修电瓶车时发生纠纷,叫其丈夫将受害人打伤。”20点26分,“现场的警车是历城巡警的出警车,是为了先期处置。”20点36分,“目前打人者已被扭送山大路派出所。现正在接受处理。”这些微博被转发了7163次。网上的声浪渐渐平息,现场的群众也因为了解了真相而陆续散去。今天凌晨4点07分,“济南公安”微博再发最新进展:“打人者林某和朱某被处以十五天行政拘留。两人已被连夜拘留众多网友对“济南公安”微博的做法表示了赞许,网友“多多”:“‘济南公安’微博辟谣真快,真给力。”网友“大晴天”:“从处理结果来看,政府没有偏袒。赞一个。”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徐春华:【录音】“微博传播谣言非常快,传递真相、消除谣言同样快。在突发事件中,一定要及时地将信息公开。你不说,别人就会乱说。相反,信息越公开,民众的情绪就会越稳定。”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录音】“在这个事件中,林某的特权意识和对争执对象人格的不尊重,触及了警民非正常互动的底线,这样就引发了旁观者对自身权利和安全感的一种焦虑和不安。济南公安以微博应对微博,效率、公正性可圈可点。这应该是政务微博发展的一个方向。”
答 案:(1)答题提示:①8月17日,因为误传是警察打人,发生在济南山大南路的一起普通治安案件在网络和现实中被迅速发酵和传播。济南市公安局也一度被置于舆论旋涡的中心。面对危机,济南市公安局主动选择信息公开,以微博应对微博,在事件的调查处理过程中第一时间向广大网友和市民公布真相,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最终使这场来势汹汹的网络风波归于平静。②8.17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得知线索后,记者立即赶赴现场,一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采访现场群众;一边与民警关注微博上的最新动态,收集了各个方面的声音,为完成这篇稿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材料。③8.17事件在国内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这篇作品通过翔实权威的采访、真实丰富的音响,成功地还原了事件真相,为平息谣言、维护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众多网友在微博上发帖表示支持和鼓励。④整篇作品紧紧抓住各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多人分饰角色、配音情景再现、模拟特种音效等多种手法,将汹涌的网络声浪、紧张的现场情景以及政务微博不断公布的真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整个过程丝丝入扣,步步惊心,引人入胜。⑤在新闻写作手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更加有力地展现了政务微博发展的新方向和信息公开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2)答题要点:①细读材料,从广播语言的典型特色入手。②结合广播消息特点。③结合材料,从选题、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④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写作题
1、根据所给材料写作。要求:(1)根据所给的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不少于300字。(15分)(2)根据所给的材料撰写一篇评论,不少于400字。(20分)中新网8月9日电据国家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署今日公布《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公告。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审计向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涉案金额2487.17万元,涉案人员55人,相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有关规定,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审计署组织全国近2万名审计人员,对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等)的投资、建设、分配、后续管理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延伸调查2.64万个相关单位和企业、1.92万个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以及24.85万户家庭。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情况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768.83万套、基本建成590.20万套(含竣工453.59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2.99万户,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5.88%、118.04%(竣工为110.12%)、106.96%。通过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为953.74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安居保障,惠及2667.77万人。2012年,全国共筹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4128.7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861.65亿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当年支出3543.75亿元。2012年全国通过银行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企业债券等社会渠道筹集资金4667.67亿元。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成效审计结果表明,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政策要求,把住房保障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取得明显成效。(一)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至2012年底,全国所有市县均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72.97%的市县建立了公共租赁住房制度,60.06%的市县建立了经济适用住房制度,23.75%的市县建立了限价商品住房制度,80.47%的市县实施了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二)困难群众居住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平均水平达到每人每月75元,比2010年增长13.63%;全国完成各类棚户区拆迁2.28亿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后人均居住面积比改造前增长30%;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306.34万人。2008年至2012年,享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住房困难人数累计已达7084.16万人,占城镇总人口数的9.95%,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缓解,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也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提供了支撑。(三)住房供应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面积达3.01亿平方米,占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的30.28%,比2010年增长11.26个百分点,增加了城镇中小户型房源的有效供应,住房供应结构不断优化,为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提供了有效支持。(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性资金投入达4128.74亿元,比2010年增长77%;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10万亿元,占全国城镇住宅投资总额的19.56%,较2010年增长8.03个百分点,带动了建材、装饰装溃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此次从审计情况看,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能够较好地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和分配管理等逐步规范,总体情况较好,但审计也发现,一些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和单位还存在违反规定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主要是:一是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因提供不实资料、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另有1.13万户家庭重复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2975套,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37.55万元。二是34个项目代建企业等单位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1.83万套,另有5333套住房被有关单位、个人违规用于拆迁周转、转借出租等。三是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用于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支出。四是45个项目未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用地1433.16亩,12个项目将建设用地601.53亩用于商业开发等其他用途。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截至2013年6月17日,有关单位已取消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资格5.27万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4431.15万元,收回或清理被违规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98万套,追回被挪用的资金40.63亿元,已补办19个项目1235亩用地批准等手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规范529个。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跟踪整改情况,适时公布整改结果。此外,审计向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涉案金额2487.17万元,涉案人员55人,相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
答 案:(1)答题提示:①熟读材料掌握新闻事实,确定新闻主题。②主题集中,思路清晰。③选择合适的消息结构。④遵循广播传播特色,语言通俗、精练、鲜活。参考文案:审计发现57.9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被挪用审计署9日发布的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用于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支出。审计署这份审计结果公告指出,从审计情况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和分配管理等逐步规范,总体情况较好,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项目和单位还存在违规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除了上述专项资金挪用的问题外,公告指出,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因提供不实资料、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另有1.13万户家庭重复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2975套,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37.55万元。此外,34个项目代建企业等单位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1.83万套,另有5333套住房被有关单位、个人违规用于拆迁周转、转借电租等。45个项目未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用地1433.16亩,12个项目将建设用地601.53亩用于商业开发等其他用途。公告指出,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地方各级高度重视并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截至2013年6月17日,有关单位已取消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资格5.27万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4431.15万元,收回或清理被违规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98万套,追回被挪用的资金40.63亿元,已补办19个项目1235亩用地批准等手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规范529个。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跟踪整改情况,适时公布整改结果。此外,审计向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涉案金额2487.17万元,涉案人员55人,相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审计署表示,由于涉及项目、单位和人员等具体情况较为繁杂,已将问题和整改情况编表列示,可在审计署网站查询。(摘自新华网;记者:陈炜伟、张晓松)(2)答题要点:①选择好评论主题,找准评论切入点。②夹叙夹议,由浅入深。③语言大众化,避免空谈议论。参考文案:如何防止保障房资金被挪用审计署9日发布的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用于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支出。这不是审计署第一次发现保障房资金被挪用。此前,审计署对66个市县2011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结果显示,22个单位将29.55亿元工程资金用于非保障性住房建设。审计署对19个省市2007年至2009年政府投资保障房审计发现,6个城市和4个县共计21360余万元廉租房保障资金被套取挪用。假如没有审计部门主动介入监督,保障房资金被挪用将更加严重,也很难去追回。不过,即使遭遇挪用的保障房资金被追回一部分,仍然造成了很大损失。这种损失有几方面:一是被挪用资金很难百分之百被追回,就会损失一部分资金;二是资金被挪用,就会影响保障房的建设进度和供应效率;三是由于资金短缺,还有可能造成保障房品质下降、配套设施不全。对于保障房资金频繁被挪用的问题,必须要从根子上解决。审计部门发现保障房资金被挪用后,即使有关部门追查到底、严厉问责,但我们要意识到,这毕竟是一种事后采取的措施。如何防止保障房资金被挪用更有现实意义。在笔者看来,被挪用的“病因”就是对保障房资金是碎片化管理,缺少“专管”、“专监”。所谓“专管”,就是把保障房资金列为专项资金,进行专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所谓“专监”,就是对保障房资金进行专门监督,包括行政监督、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等。之所以需要“专管”、“专监”,一方面是因为保障房资金是民生改善资金,既要防止这项资金被挪用,更要防止资金被贪污。另一方面,从目前情况看,保障房资金基本上是碎片化管理,即没有实现统一管理、专门管理,而是以很分散的方式在管理,管理不统一不规范,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尽管有《中央补助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只适合管理中央补助资金,却管不了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的补助资金;只适合中央补助廉租房的资金管理,不适合公租房、安置房等保障房的资金管理。那么,在制度管理上就会存在很多漏洞,给了保障房资金被挪用的机会。由于保障房资金来源多一一既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也有省市财政补助资金,还有部分土地出让金、公积金增值收益等,来源复杂自然很难专门管理。再加上多个项目分散使用资金,专门管理、专门监督的确有不少困难,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对全国保障房资金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按照办法进行管理、监督。(摘自新华网,冯海宁)
2、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广播消息,300字左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禁止利用教辅材料非法牟利中新网8月10日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秩序,禁止出现利用中小学教辅材料非法牟利现象。通知强调,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规定的业务范围。严禁任何形式的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和一号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不具备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出版、重印、再版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要求,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发行单位发行。任何部门、单位、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从事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活动。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委托不具有发行资质的部门、单位、个人代理发行销售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指出,各出版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价格政策规定,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严禁出版单位违法违规采取高定价低折扣形式推销中小学教辅材料。各相关出版单位要在本单位互联网页显著位置,向社会公开所出版的所有中小学教辅材料定价情况,包括开本、印张数、印张单价、零售价格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通知特别强调,严禁出版发行单位派员进入学校、班级,向老师、中小学生和家长推荐、征订、搭售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伙同学校有关人员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在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活动中违规收受任何费用;严禁销售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或印装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中小学教辅材料,对销售的不合格中小学教辅材料要全部召回销毁;严禁销售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的中小学教辅材料。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辖区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进行一次集中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反国家价格政策和有关管理规定,以高定价低折扣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问题。通知强调,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涉案金额较大、问题严重、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案件,坚决予以查处,该吊销的吊销,该取缔的取缔,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 案:(1)答题提示:①熟读材料,掌握新闻事实,确定新闻主题。②主题集中,思路清晰。③选择合适的消息结构。④遵循广播的传播特色,语言通俗、精练、鲜活。⑤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2)参考文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禁止利用教辅材料非法牟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出关于禁止利用中小学教辅材料非法牟利的紧急通知。通知强调,严禁出版发行单位派员进入学校、班级,向老师、中小学生和家长推荐、征订、搭售教辅材料,严禁出版发行单位伙同学校有关人员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此外,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发行单位发行。任何部门、单位、个人未经批准一律不得从事中小学教辅材料发行活动。严禁出版发行单位委托不具有发行资质的部门、单位、个人代理发行销售中小学教辅材料。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对辖区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进行集中检查,对涉案金额较大、问题严重、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案件坚决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2013年8月10日)
3、将以下材料改写为一篇广播消息稿,350字左右。(15分)国际金融危机后,敢为天下先的珠三角民企老板“厌旧贪新”,纷纷拋弃陶瓷、纺织、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迷恋上光伏、风能、电子信息等低碳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珠三角民企投资低碳产业的资金已超百亿元,投资额首次超过传统产业。省经信委有关人士认为,在产业结构调整时大潮下,珠三角民企又一次走在市场前面,成为广东低碳经济的“先锋”力量。昨天,广东昭信集团董事长梁凤仪一见到记者就高兴地说,他们自主研制的半导体照明芯片设备即将投产。梁凤仪曾是佛山有名的鞋业大王,金融危机一来,一双鞋赚不到一元钱。一气之下,梁凤仪把鞋厂关了,改行搞LED照明。没想到,一年赚了几千万,成了LED大王。记者走马珠三角发现,像梁凤仪这样“厌旧贪新”的民企老板不胜枚举。佛山南庄陶瓷第一人关润尧一年之内关闭属下11家陶瓷厂,发展全省最大的环保商品城;南海“塑料罐大王”罗意自急流勇退,转行当了风力发电的“行业干将”;东莞“机电大王”沈剑山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商。这些昔日“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家,谈起低碳产业滔滔不绝。他们最青睐的是半导体照明、OLED、太阳能等行业,仅佛山,规模以上光电企业超过250家,总产值200多亿元。投资低碳产业,珠三角民企老板毫不手软,项目动辄过亿元,如三水的薄膜太阳能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顺德的彩虹OLED项目,前期投入就达5000万元。在民企的冲锋陷阵下,广东低碳产业迅猛发展。粗略估算,目前广东低碳产业总产值约6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工业增加值1250亿元,占全省的8.2%。最近,省经信委制定了一份《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把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四大低碳新兴领域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点。省经信委一位负责人说,预计未来5到10年,低碳新兴产业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广东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答 案:评分标准:(1)要遵循新闻报道和消息写作的一般规律,有导语、背景、主体和标题,信息量丰富。(2)广播消息在写作上要注意为听而写,忌用形容词、缩略语、套话以及易产生歧义的词,如必须使用缩略语和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应加以必要解释。(3)要有广播特点,应有采访同期声或者音效。如果从头到尾充斥文字解说,无必要声音,则应酌情降分3—5分。
简答题
1、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答 案: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包括:(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面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受众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①新闻中的名词术语;②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许多新闻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①媒体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②信息源的需要;③传播者一方的需要。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事物的特点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新闻需要借助背景材料,以对比和衬托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特点、发展变化的程序,显示其新闻性,引起受众的兴趣。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面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记者总会有自己的分析、看法,有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洞察力的记者,有时还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疑点,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后果。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新闻媒体,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传播知识、提供欣赏和娱乐的功能。
2、简述假新闻的危害。
答 案: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保证。然而,自新闻行业诞生以来,假新闻就屡禁不止,假新闻会破坏行业秩序甚至社会的稳定,其危害有以下几点:(1)损害媒体公信力
“新闻以真实作为其职业生命,失去真实性,就失去了新闻业的职业合法性”。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旦逾越,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将会大大受损。例如,2002年6月2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新华社驻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山西经济日报》的苏勇,《山西法制报》的刘玉柱、白建芳、阎珍寿,《山西生活晨报》的魏停、樊武杰、郭龙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对矿难经过进行虚假报道。这一虚假报道在2003年被新华社曝光,导致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信任极度降低。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不断丰富。从只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扩展到互联网领域。当群众的知情权受到侵害时,必然会对媒体进行重新认知和选择,媒体失去了受众,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2)损害事件相关主体的形象
201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姚方案’因被认为不合国情全遭否决”。报道称:国内知名篮球媒体人杨毅在其公众号中爆料,此前,在封闭进行的中国篮球代表大会上,刚刚接任篮协主席的姚明提出了联赛改革方案,包括延长联赛,联赛实行南北分区;缩短国家队的集训时间,采取美国“梦之队”式的邀请制度;取消亚洲外援,实行四节四人次方案,结果全部遭否决,而事后证实,这是个假新闻。假新闻因为涉及体育领域和体育明星姚明而备受关注,甚至有人批判中国篮球代表大会是封闭的中国篮球大会。假新闻,不仅对中国篮球的声誉有负面影响,而且对假新闻中的核心人物姚明的名誉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又如“河南大学生娶同学妈妈”这样的假新闻,自然对假新闻中的核心地点河南的形象造成损害。
(3)损害社会和谐,扰乱社会秩序
有些假新闻带有话题上的煽动性和敏感性,大规模传播,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前几年的“福岛核泄漏需要囤盐”的假新闻险些造成当时的“盐荒”;201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留守女童被老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让人们忧虑师德的丧失;“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让人们产生了无端的愤怒。此类假新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社会稳定。
(4)损害公众的知情权
了解事实的真相与全貌是公众本应享有的权利,假新闻所传播的虚假信息其实是对公众知情权利的侵犯与损害。“留守女童被老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这一假新闻最后被查证是“事件举报人”的谎言,多家媒体在这个新闻的流转和扩散中起到了助推作用,让关注女性权益的受众们受到欺骗,导致有些人也帮助转发,成为假新闻扩散的元凶之一。
(5)影响新闻行业的发展
新闻传播的环境本身就是“拟态环境”,而假新闻的传播者为了实现高效传播,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抛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将新闻变成了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工具。长此以往,新闻必将失去受众的信任与关注。这样被遗弃的将不仅仅是一两家新闻机构或者一两个新闻平台,而是整个新闻行业都将会面临生存危机。
3、简述广播电视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答 案:现场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有些重大新闻事件具有突然性,记者赶赴现场时,事件本身已经过去,但仍然有迹可循,有象可察,记者可以从现场残余的细节中通过推断看出问题来。
(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是体现新闻报道生动感人的关键环节。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对新闻事实感性地传达正是其传播优势所在,记者要注意发现和捕捉这种瞬间印象。
(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10月22日 10-22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10月22日 10-22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8月22日 08-22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9月22日 09-22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12月22日 12-22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11月22日 11-22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1月22日 01-22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4月22日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