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6 11:51:53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9月1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电视解说词的速度一般为()
答 案:A
2、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
答 案:A
解 析:蒙太奇在电影电视艺术中,是指剪辑与组合,是一种镜头语言。电影电视创作中,按剧本或影视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及各种节奏等,从而组成一部影视片。镜头语言,是指全、中、近景的定格特写镜头和镜头的推、拉、摇、移及其组合。
3、以简洁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的消息开头被称为()。
答 案:C
解 析: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向受众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视听的作用,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
多选题
1、采访中记者既要“走马观花”,又要能够“下马观花”。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答 案:BCD
解 析:新闻采访中的点面结合是基于典型报道和综合报道的需要。点上的采访,是“下马观花”,指记者深入一点的采访活动,也即考察一个典型的活动,这是典型报道的需要。面上的采访,指了解面上的情况,这是综合报道的需要。综合报道是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把许多点的具有不同特色的情况综合起来。“面上找题目,点上做文章”是新闻采访写作与其他行业写作的不同之处,前半句指纵览全局,确定自己的采访指导思想,再有的放矢地深入调查,后半句要求纵观全局以后纵深发展,寻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个别事实,分别对应“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
2、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为()
答 案:ACDE
解 析: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3、确立选题主要考虑的标准包括()。
答 案:BCE
主观题
1、广播电视栏目设置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答 案:对所给新闻线索进行深入采访,制定出采访计划、列出采访提纲。1.广播电视栏目设置是指时间、名称、内容范围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栏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首先是栏目的受众定位,也就是解决办给谁听谁看的问题;(2)对新闻受众需求的把握,这是确立传播内容的依据;(3)栏目的整体层次定位。它要确定栏目是针对一般大众,还是特殊需求群体;是专业化的栏目定位,还是普及性、通俗化的栏目定位;(4)根据目标人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的特色与风格,避免与其他栏目雷同,确立自己的栏目个性;(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此外还要注意协调与其他相邻栏目间的配合,形成长短时间、风格各殊的互补格局,以便提高传播效果。
2、新华社2009年8月25日报道,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出台规定,为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全市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学期都要增设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课时,学生每周集体诵读(学习)经典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请试以这一材料为切入点,来分析材料提供的创作角度。我们能够从哪些方面,针对这一材料,来选择主题进行节目的创作。
答 案:这个材料的主要切入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育局的做法显然不考虑各个学校的特殊性而进行了一刀切的方式,这显然不利于国学真正的发展和普及。(2)就推进国学教育而言,教育部门可以出台鼓励、引导政策(比如资金保障),却不能越俎代庖,为学校制订具体教学计划。每所学校究竟开不开展、怎样开展义务教育大纲规定之外的教育活动,这属于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师在学校推出新的教学内容前,应有建议权甚至否决权。这样才有利于学校保持办学特色,同时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政策的制订究竟应该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呢?(3)与当下热点问题的整合,目前教育部规定班主任有适当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成为最近最热闹的教育新闻。人们对此的普遍看法是,本属于教师的“批评教育权”却需要政府部门规定才可获得。这一问题和材料中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类比性。都是政策的制定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因而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其他的观点和思路,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但是逻辑要严密,并且一定要从案例说起。同时,在节目的创作中强调新闻性和资料的整合性,注重叙事性和逻辑性,都是应该被提及的思路。
3、以下材料出自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播出的《莫言: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段落。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次日,摄制组对莫言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是采访即将结束时的一段访谈,请分析这一段访谈的特点。记者:我知道您现在已经很累了,但我还是想套用一个现在中央电视台记者经常去问别人的问题,我想这个时候您具备回答这个问题的条件:您幸福吗?莫言:我不知道。记者:为什么?莫言: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记者:为什么您的思路异于平常人的思路?因为绝大多数人觉得这时候您应该高兴、应该幸福,为什么您反而觉得惊喜并且惶恐?莫言: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不幸福。记者:您现在的真实状态,最希望的状态是什么?莫言:我们结束采访。记者:嗯?好!现在就满足您。(笑声,结束采访)
答 案:(1)记者的提问多为开放型问题;(2)记者提问内容都是根据采访对象现场反应所问,线索清晰,层次清楚;(3)突出了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求新性、突击性、灵活性等;(4)釆访对象的回答出乎意料,却又真实客观,具有不平凡性。
写作题
1、请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时评,题目自拟。一看到“给猪建别墅”的标题,就如听到“有人看到鬼”的消息那样亢奋不已。网友不问真假地乱传,时评家不看细节地乱评,躺着中枪的那些无辜者只能暗骂一句“媒体真不是个东西”据某媒体报道:江苏睢宁给猪建别墅,专家称猪心情好肉质更好——竟然给猪建别墅?并且还是为了让猪心情好?这种充满奇谈怪论的新闻,自然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其实,如果细看一下报道全文并核实一下消息源,就会知道,这个“别墅”是打了引号的,并非真正耗资给猪建别墅,而是当地一家企业创新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养殖,“别墅”不过是能够变废为宝的生态猪舍。
答 案: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真新闻与假传播最近媒体报道:江苏睢宁给猪建别墅,专家称猪心情好肉质更好——竟然给猪建别墅?并且还是为了让猪心情好?这种充满奇谈怪论的新闻,自然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其实,如果细看一下报道全文并核实一下消息源,就会知道,这个“别墅”是打了引号的,并非真正耗资给猪建别墅,而是当地一家企业创新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养殖,“别墅”不过是能够变废为宝的生态猪舍。在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语境下,加上食品安全丑闻频发,这本应是一条塑造企业形象、推广生态理念、宣传生态养猪的正面新闻,可在浮躁的传播生态中,竟传成了一条给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带来很大压力,甚至哭笑不得的负面新闻。问题就在那个“给猪建别墅”上,很多人根本不看新闻内容,不去核实新闻源,就开始以讹传讹歪曲事实。他们将新闻标题上一个“比喻”当成了事实,不是细看新闻作出判断,而是只看了标题,就开始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构造事实,并据此作出判断。将造价相对较高的“生态猪舍”误读成“别墅”,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将一家企业的行为,看成是政府行为,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板子打到地方政府身上,就完全不能理解且不可原谅了。生态猪舍是企业搞的,政府有何辜?这样的指鹿为马和胡说八道,让躺着中枪的政府情何以堪?竟然分不清这猪舍是政府建的,还是企业建的,就妄言什么“政绩样板给官帽子顶子添加花翎”,实在贻笑大方了。显然,这是根本没有读新闻的内容,而是只看标题就匆忙写出了评论,带着对政府先入为主的偏见就认定为“政绩工程”,殊不知,这一次摆了个大乌龙:压根儿就是一个纯粹的企业行为,与政府没有半点儿的关系。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传播链就是如此。一看到“江苏睢宁给猪建别墅”的标题,就如听到“有人看到鬼”的消息那样亢奋不已。奇闻消费快感中的人,是没有耐心细读新闻和核实新闻源的,不会问这消息是真还是假,不会问这个“别墅”到底是什么东西,不会问这消息是谁传播的,不会问这“别墅”是睢宁的什么人建的,不会问为什么要建这些别墅,才不管是“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的,才不管里面的专业介绍。这消息那么好玩,那么符合自己的想象,那么方便作出“政府乱花钱建政绩工程”的批判,于是,在这个浮躁的传播生态中,虚假信息和口水评论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了。网友不问真假地乱传,时评家不看细节地乱评,躺着中枪的那些无辜者只能暗骂一句“媒体真不是个东西”、“媒体的话还能相信吗”。媒体的公信力,就是一次次在这种浮躁的传播生态中失去的。
2、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有标题,观点鲜明,立场正确,语言简洁流畅,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点。写作材料: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于7月1日9时从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拉萨。
首趟列车大约有600名旅客,其中有一部分是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贡献的劳模和功臣,还有12名媒体记者。“青1”次进藏列车沿途将选择几个车站停车。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史上的纪录。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在这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以来,铁道部根据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分段建设、分段铺轨的总体部署。
2001年在格尔木至望昆段展开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始建设,首战告捷。
2002年展开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点工程施工,铺轨到达望昆站,取得了重点突破。
2003年展开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桥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坚年喜获全胜。
2004年全线路基桥涵隧道基本完成,并在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结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整体推进年再传捷报。
2005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铺轨架梁全线贯通,全线决战年胜券在握,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3月1日,青藏铁路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100公里,5月1日旅客列车(不载客)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100公里,部分地段达到每小时120公里,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时速线路要求冻土地段每小时100公里,非冻土地段全部达到120公里。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330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853万立方米,桥梁675座、近16万延长米;涵洞2050座、37662横延米;隧道7座、9074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2006年7月1日上午10时20分,“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广场举行,宣告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迎来了社会、经济全面、稳步发展的新时期,青藏铁路开通之前,西藏是祖国唯一没有铁路的省区,这严重妨碍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虽然西藏与外界有空中航道,也有青藏公路,但这在西藏与内地交往中仍然只是杯水车薪,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形势,青藏铁路的开通,带来西藏旅游业的兴旺,带来各民族人民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青藏铁路从规划到动工建设,自始至终重视沿线环境的保护,比如对穿行可可西里、梦玛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设置了野生动物过铁路通道;尽量避开湿地,必须通过湖泊、湿地时,首选以桥代路方案,充分体现了工程设计者爱护环境的科学发展观。
答 案:青藏铁路通车带来巨变2006年7月1日,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从此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十年间,带火了西藏旅游业,坐上“天路”列车去拉萨,成了风靡中外的一种时尚。
“要想富,先修路”,毋庸置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交通运输尤其是大宗物资承载工具的铁路运输,是各种运载工具的重中之重,以青藏铁路为主轴线、主干区市公路网、次级乡村公路网的配套联结与延伸,使西藏运输通道快捷高效。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青藏铁路未开通的50多年里,西藏的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航运对矿产品的运输基本无贡献;西藏与内地交通距离漫长,仅靠青藏公路、川藏公路骨干线相维系,矿山与支线、支线与骨干线交通更为困难;西藏公路纵横数千公里,矿产品的交通运输成本非常高,极大地制约着矿业经济的发展。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西藏的区位指数,增强了区域开发能力,更有效地加强了西藏与西南、西北的联系,与关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融合程度大为提高。
青藏铁路全线投入运营以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被打破了,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载体,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纽带和重要桥梁。
不管是从交通上来说还是从经济方面来讲,青藏铁路的诞生已经促使青海、西藏两地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人民将更加向往繁荣。
(来源:人民铁道网,2016年8月25日;有改编)
3、根据以下材料,撰写一则350字左右的广播或电视消息,包括标题及导语,导语形式不限。当今世界上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一京新高速的总里程约2768公里,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先后穿越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占林三大沙漠。它是亚洲投资最大的单体公路建设项目,也是继连云港一霍尔果斯高速(G30)公路之后,连接新疆与内地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内蒙古临河至白疙瘩段、甘肃白疙瘩至明水段和新疆明水至哈密段三个路段联动通车,自此,京新高速全线贯通。
京新高速公路连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个省(区、市)。此次通车的临门段全长930公里,白明段全长134公里,明哈段全长178公里。它们大多位于戈壁、荒漠地区,施工条件非常艰苦,但项目开工5年来,各参建单位克服了环境恶劣、有效施工期短、建设任务重等困难,在施工期内圆满完成了任务。京新高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对沿线百姓而言,京新高速的修建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在高速公路修筑的过程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新建了935公里通电、通讯和458公里的供水管道工程等基础设施。通车后,该地区増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对沿线城市发展而言,依托横贯东西的京新高速,可以把深处沙漠腹地的矿产、旅游等资源快速输送到全国各地。据悉,位于京新高速公路白明段的甘肃省马鬓山镇正计划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和精细加工产业,打造产业基地。此外,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而言,京新高速是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第七条放射线,开辟了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最快捷出海通道。同时,通车后的京新高速将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了近1300公里,显著节约了货物运输成本。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速公路事业稳步发展,高速公路网络框架总体形成。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宣布,仅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就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46个,京新高速正是其中的代表性工程。据悉,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基本覆盖全国城镇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
预计到“十三五”末,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将基本贯通。届时,高速公路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间资源的流动,人们通过公路出行将更加畅通、便捷。
(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8月31日)
答 案:京新高速:世界最长沙漠高速公路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内蒙古临河至白疙瘩段、甘肃白疙瘩至明水段和新疆明水至哈密段三个路段联动通车,自此,京新高速全线贯通。
京新高速公路连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个省(区、市),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对沿线百姓而言,京新高速的修建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对沿线城市发展而言,依托横贯东西的京新高速,可以把深处沙漠腹地的矿产、旅游等资源快速输送到全国各地。此外,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而言,京新高速是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第七条放射线,开辟了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最快捷出海通道。同时,通车后的京新高速将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了近1300公里,显著节约了货物运输成本。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速公路事业稳步发展,高速公路网络框架总体形成。预计到“十三五”末,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将基本贯通。届时,高速公路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间资源的流动,人们通过公路出行将更加畅通、便捷。
简答题
1、下面是两则新闻导语,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种导语类型,并说明为什么。导语1:
本报讯:“无论何时何地,心灵总会超越身体的限制,让我们一起自由飞翔......”今天晚上,在青岛大学体育馆举行的残奥帆赛闭幕联欢晚会上,“我们一同飞翔”的温情主题被唱响。本届残奥帆赛圆满收帆。
导语2:
本报讯: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初步查明,部分批次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増加蛋白含量人为加入的。目前,已经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卫生部正在全力以赴地排查食用婴幼儿奶粉的患病儿童,免费救治患儿。
答 案:(1)导语1是延缓式导语。延缓式导语是指先概括新闻事实类别、趋向,再详细交代事实细节,以便受众有适当心理准备,更好接收新闻报道事实的做法,使受众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快速流动”中能很好地跟踪、理解报道。不是靠单纯事实介绍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受众。导语1中,并没有直接说明“残奥帆赛闭幕”,而是先通过歌词来引入主题,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生动有趣,以形象的面面引起受众的好奇,属于延缓式导语。延缓式导语的规定是不直接陈述主要新闻事实,而是运用描写、气氛渲染、解释、设问等手法先写一些相关的东西,再引出新闻事实。导语1开始引用歌曲,描述了残奥帆赛结束的场景,以情境感染受众,让受众先有感性认识,再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强化了新闻的报道效果,因此属于延缓式导语。
(2)导语2是直接式导语。
直接式导语是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以概括的、直播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可谓“直线交流”,极易为观众、听众所理解。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导语2中记者在纷杂的材料中提炼出精华,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直接陈述“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新闻事实,属于直接式导语。
2、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答 案: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包括:(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面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受众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①新闻中的名词术语;②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许多新闻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①媒体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②信息源的需要;③传播者一方的需要。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事物的特点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新闻需要借助背景材料,以对比和衬托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特点、发展变化的程序,显示其新闻性,引起受众的兴趣。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面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记者总会有自己的分析、看法,有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洞察力的记者,有时还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疑点,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后果。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新闻媒体,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传播知识、提供欣赏和娱乐的功能。
3、简述确定新闻栏目编排思想应注意的原则。
答 案: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栏目编排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基础上的,此外还要受到媒介自身的传播理念、栏目定位和对受众收听收视心理的把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具有良好的大局观
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新闻所报道的,往往是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生活最新变化之片断,如果脱离了其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大背景,事实的价值定位就难以准确。只有以良好的大局观为指导,才能不仅在具体事实层面,而且在整体上反映社会发展变化或栏目具体报道领域的最新事实及其趋势,使栏目的报道既重点突出、个性鲜明,又恰如其分、准确可靠。要准确把握全局,除了对社会现实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外,还要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良好的大局观,具体表现在对栏目编辑方针和报道思想的制定落实上,而其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在日常编排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
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研究新闻的配置和优化组合,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其蕴含着的新闻价值,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节目观念中的重要一点是要考虑不同新闻性节目的个性。新闻节目的编排次序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不同节目因节目定位、受众对象的范围、播出时段等的不同,其新闻的编排次序和传播风格也要各具特色。
(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接收信息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广播电视是以线性方式传播的,因而接收的准备状态对传播效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要使受众有较高的关注水平,并对节目内容从无意注意状态转到有意注意状态,节目编排顺序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调动起受众的收视兴趣,在新闻编排顺序上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的大小和对观众吸引力的大小,以提高传播效果。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9月16日 09-16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9月16日 09-16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5月16日 05-16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10月16日 10-16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8月16日 08-16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11月16日 11-16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1月16日 01-16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4月16日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