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高职单招《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3月1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词人。()
答 案:对
解 析: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
答 案:错
解 析: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都是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开始。然后是《六言杂字》,《增广贤文》,《教儿经》,《童蒙须知韵语》,《名贤集》,《弟子规》,《小儿语》,《神童诗》,《四言杂字》,《劝报亲恩篇》,《四季雨晴星歌》,《朱子治家格言》,《二十四孝》。
单选题
1、下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且:暂且,姑且。
-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
- C:径须沽取对君酌。取:拿取。
- D:与尔同销万古愁。销:通“消”,消除。
答 案:C
解 析:取:语气助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喝采、不胫而走、破釜沉舟、鸦雀无声
- B:劳碌、既往不咎、毋庸赘言、寥寥无几
- C:荣膺、沤心沥血、流连忘返、面授机意
- D:挑剔、直截了当、苦思暝想、莞尔而笑
答 案:B
解 析:本题综合考查同音字、形近字。A“喝采”应为“喝彩”;C“沤心沥血”应为“呕心沥血”,“面授机意”应为“面授机宜”;D“苦思暝想”应为“苦思冥想”。
多选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古代帝王、诸侯所祭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的“社稷”代表国家。
- B:“臣本布衣”“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白丁”都指平民,前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功名的人。
- C: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是指松、菊、梅。
- D:“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答 案:ABD
解 析: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指松、竹、梅。C错误,ABD正确。
2、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B:桑之落矣,其黄而殒。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 案:CD
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A项,“繁双鬓”,改为“繁霜鬓”。B项,“其黄而殒”改为“其黄而陨”。故选CD。
主观题
1、以第①段“声音的联想”为例,寻找声音的变化,在下面括号处填上作者的意识流动的线索。火车的噪声—歌曲乐音一()——()
答 案: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声
2、对材料中第①段括号中的句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说说自己的观点。
答 案:蒋干自认为同周瑜有很深的交情,再加上自己的口才,因此充满了自信。
填空题
1、 《雨霖铃》下片中“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伤感。
答 案:【多情自古伤离别】
2、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 案:东风无力百花残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