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1月08日

2024-11-08 15:47:13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1月0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在议论文中,论点是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起着核心和统帅的作用。  

答 案:对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中,出自李商隐诗作的一项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B: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C: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 案:B

解 析:A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B项,出自李商隐的《无题》。C项,出自陆游的《书愤》。D项,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赞颂了我国古代三位父子文学家,其中一位是“文章四大家”之一。联中“三词客”指的是()  

  • A:班彪、班固、班超
  • B:曹操、曹丕、曹植
  • C:苏洵、苏轼、苏辙
  • D: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答 案:C

解 析:“三词客”即“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和苏辙。

填空题

1、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答 案:城春草木深;恨别鸟惊心

2、《不求甚解》一课选自《()》,作者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是()  

答 案:燕山夜话;马南邮;“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有利于达到由浅入深、广泛获取知识的目的

写作题

1、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拟写一份邀请函。 ①励志演讲;②时间为3月11日上午8点;③地点是学校体育馆;④邀请对象是王维教授;⑤邀请人为×x中学学生会。

答 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生命是一场盛大的遇见,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难忘的相遇:求学路上,遇见了给你人生启迪的良师;在生活中,遇见了相知的朋友;在事业上,遇见了赏识你的伯乐……千百年来,“遇见”孕育了多少迥异的人生,又派生了多少美好的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生命的遇见    生命是一场盛大的遇见,这场遇见是那么壮烈,使人生到达了一个高度。生命的遇见唯有心灵、思想、灵魂才能感知。    生命的遇见是心灵的交流。《高山流水》这一首惊世之作见证了那一场伟大的相遇。唯有这个人可以听懂他的音乐,唯有这个人可以让他奏出如此绝世之音,他们的遇见便是心灵的交流,彼此了解、懂得。《琵琶行》这一篇千古名作同样见证了一场伟大的相遇。一位江州司马,一位琵琶女,一首琵琶曲使他们相逢了。他的不尽人意的仕途,她的不尽人意的人生,他们内心的那一份抑郁只有他们才懂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出了这场生命的遇见是多么壮烈。他们的遇见是心灵的交流,因为遇见,心灵不再孤寂;因为遇见,心灵又多了一份安慰。    生命的遇见是思想的撞击。马克思遇见了恩格斯,他们的遇见撞击出了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这场生命的遇见,如果没有这场思想的撞击,世人何时才能看到共产主义的曙光呢?施莱登遇见了施旺,他们的遇见撞击出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学说——细胞学说,这个学说打开了整个生物界的大门。这场遇见,使两人的思想都得到了提升。生命的遇见是思想的撞击,无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施莱登和施旺,他们的思想都因一场遇见而得到了升华。    生命的遇见是灵魂的融合。那一束淡雅的菊花见证着隐者与大自然在灵魂上的融合。陶潜,他面对世俗是多么无奈,于是,弃功名而去,选择“守拙归园田”。品一口淡茶,采一束黄花,于是,这场伟大的遇见便发生了,他的灵魂里多了一份高雅,花的灵魂里少了一份孤寂。还有一位文学大家——刘禹锡,生命的遇见使他与陋室在灵魂上紧密相连。“室之陋,德之馨”,这场遇见,使他们的灵魂合而为一。生命的遇见,是灵魂的融合;灵魂的融合,见证了生命的遇见。    无论是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撞击,还是灵魂的融合,都见证了生命的遇见。每一次遇见,都值得我们用心感受。

简答题

1、阅读文章③—⑩段,概括父亲为了帮助儿子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做了哪几件具体的事情?(写出三件即可)  

答 案:①耐心地为儿子解释儿子不懂的事;②一直努力教儿子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③教儿子买东西时,感谢周围人的配合;④一直默默陪伴儿子,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儿子自己与人沟通。(答出三点即可)

2、文中多次写到雨,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案:突出了母亲的坚强以及对“我”深深的爱,使母亲的形象更丰满;“雨”作为本文的线索,将母亲在雨中送“我”上学、被子湿了半边、母亲靴子进水、撑船女子告诉“我”真相等情节串联起来,推动了本文情节的发展,为文章主旨“母爱的伟大”服务。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