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16:02:17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高职单招《语文(中职)》每日一练试题11月0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而且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传说资料编写而成的。它与《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合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
答 案:错
解 析:“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分别为《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2、话剧《雷雨》的作者是巴金。
答 案:错
解 析:《雷雨》的作者是曹禺。
单选题
1、“我”产生“负罪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 案:B
解 析:“我”产生“负罪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撒了谎。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浓黑的夜幕逐渐淡薄起来,天边透出了一线白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地飞到海的远方去了。 ①这白色慢慢扩大起来 ②那白色慢慢扩大起来 ③眼前展开了漫无边际的海水 ④漫无边际的海水在眼前展开了 ⑤无声地掠过绿沉沉的波纹的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 ⑥海鸥展开雪白的翅膀,无声地掠过绿沉沉的波纹
答 案:B
解 析:①与②按逻辑统一来选,因为前文是“天边透出了一线白光”,所以选“那”,故排除A、C项。⑤与⑥按句式统一来选,“自由地飞到海的远方去了”与“无声地掠过绿沉沉的波纹”句式一致,所以选⑥。故选B。
填空题
1、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答 案:江州司马青衫湿
2、《西安这座城》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
答 案:贾平凹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客观看待进步和退步 鼓励优秀和进步,惩戒落后和退步,无论是对待学生的成绩还是其他,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我们鼓励优秀和进步、惩戒落后和退步时往往会忽略这样的问题:优秀或落后、进步或退步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奖惩? 是不是从100分到98分就需要惩戒?而惩戒的方法就是给一记响亮的耳光? 100分到98分,确实是退步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微小的差距可能使结果有天壤之别。退步,的确需要惩戒。但是,我们进行惩戒前还是要思考这样的问题:2分的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需不需要用耳光来进行惩戒?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办法? 同样的,从55分到61分,有着6分的进步,鼓励是肯定要有的,但在鼓励时我们是不是还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更有效?鼓励后还需要做些什么?毕竟从结果看,98分和61分,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 为何人们对分数如此敏感呢?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唯分数论”在作怪。“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儿。”这句流传广泛的话恰恰说明目前教育急功近利的特质。 分数很重要,但能力更重要,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会说:难道低分就高能吗?事实上,分数和能力未必成正比,当然更不成反比。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分数,更要正确看待进步和退步。 面对分数由100到98的变化,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客观分析,要思考为何会失去这2分,绝对不能主观臆断,不问青红皂白,奉行“退步就要挨打”的思想。 面对分数由55到61的改变,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同样要客观分析提高6分的原因:是题目出得容易,还是学生在这一阶段更加努力了?进步能不能延续? 所以,面对学生的分数,无论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都不要先理所当然地进行鼓励或者惩戒,而要先想一下分数提高、降低的具体原因,客观地看待学生的进步与退步。 当然,学生本人更要客观分析进步或退步的原因。进步了,要想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止步不前;退步了,要有“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境界,整理行装,再次跋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陆游、李大钊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感动,诸葛亮、岳飞的忠诚也让人感动。现实生活中,同样有不少令人感动的场景。我们每个人心中也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最令你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明确,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答 案:【优秀范文】 令我感动的一瞬间 也许大家都经历过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可能是来自亲人的感动,可能是来自朋友的感动,可能是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感动。我也经历过令我感动的事,但也许与大家经历过的稍有不同,感动我的是一对陌生的母子。 那一天,我们全家到饭店吃饭,坐在我们旁边的是一对母子,那位母亲白发苍苍,身体相当虚弱,她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看起来已经无法自己照顾自己。她的儿子坐在旁边,看起来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他西装革履,像个成功人士。 只见中年男人手里拿着菜单,轻声问身旁的老人想吃什么。之后,菜陆续被端上桌子,他拿起筷子夹起一些菜送到母亲嘴边,并耐心而温和地说:“妈,尝尝这个”“妈,小心烫”“妈,这个好吃吗?要不要再来点儿”。他总是先把菜喂给坐在轮椅里无法动弹的老母亲吃,然后自己才吃,并且时不时拿起餐巾纸帮母亲擦掉嘴角的菜汁。 老人慢慢地吃着,脸上的表情安详而满足。中年男人边给母亲喂饭边说:“小时候,您也是这样一口一口地喂我吃饭,我现在还很清楚地记着呢!现在您老了,我也要像小时候您照顾我那样去照顾您。”老人虽然坐在轮椅上不能自主活动,但是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那一刻是多么温馨,我深深地被这对母子感动了。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教我们走路,喂我们吃饭,让我们学会生活,他们对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而当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扶着他们走路;当父母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主动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和孝心。 曾经,他们牵着我们的小手一步一步地走来;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也要牵着他们那留下岁月痕迹的手走向美丽的黄昏。这就是我关于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的思考。
简答题
1、本文标题是“城市牛哞”,有人建议改为“城市牛粪”,你觉得哪一个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 案:示例一:“城市牛哞”更合适。①“牛哞”与“牛粪”相比,显得文雅;②“牛哞”是“我”在喧嚣的工业城市中因逃离乡村而苦闷的心情的宣泄,是“我”对乡村文化的深厚感情的流露和表达,而“牛粪”无法起到“宣泄”的作用;③“牛哞”呼吁工业城市提高对乡村蓬勃生命力的重视,进而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而“牛粪”无法起到“呼吁”的作用。 示例二:“城市牛粪”更合适。①“牛粪”是文章的线索,贯串全文,而“牛哞”只在文章中间出现;②“牛粪”与“城市”对举,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的感官造成强烈冲击,从而更好地表现城市和乡村文明冲突,而“牛哞”缺乏强烈视觉的冲击力;③“牛粪”是乡村蓬勃生命力的养分的象征,也正是工业城市发展中欠缺的,而“牛哞”是“呼吁”的象征,但缺乏“呼吁”的具体内容。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治国靠礼,但他的话却不谦虚(不合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