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15:40:01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高职单招《文化艺术类》每日一练试题09月1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名为“冬梦”,冬残奥会会徽名为“飞跃”。“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她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飞跃”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
答 案:对
解 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名为“冬梦”,冬残奥会会徽名为“飞跃”。“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她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飞跃”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
2、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 为体裁,诗剧与文学史同脉,我国先秦时期的《九歌》可以看作 最早的诗剧雏形,元曲也可看作是可读、可演的诗剧。作为诗歌 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 。诗剧除了舞台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强调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人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而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来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
答 案:对
解 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诗剧” 为体裁,诗剧与文学史同脉,我国先秦时期的《九歌》可以看作 最早的诗剧雏形,元曲也可看作是可读、可演的诗剧。作为诗歌 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 。诗剧除了舞台提示采用散文形式外,人物台词全部运用诗的句式,强调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人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而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肢体的诗性表达来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
单选题
1、2021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 )和扩展 项目名录共( )
答 案:C
解 析:2021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公 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 185 项和扩展项目名录共 140 项。截至目前,国务院共公布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557 项,包括民间文学类 167 项,传统音乐类 189 项,传统舞 蹈类 144 项,传统戏剧类 171 项,曲艺类 145 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109 项,传统美 术类 139 项,传统技艺类 287 项,传统医药类 23 项,民俗类 183 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
2、以下哪种色系会给人兴奋感?( )
答 案:D
解 析:红、橙、黄三种颜色都是暖色调,也是邻近色,所以有相近的温暖寓意。红色象征热情、热烈、红火,是太阳和血液的颜色。橙色象征活力、青春、阳光灿烂,是少年的颜色。黄色象征高贵、辉煌、明媚娇艳,是皇室和黄金的颜色。
多选题
1、色彩可以通过哪几个角度进行拆解?( )
答 案:ABD
解 析:锐度是sharpness的直译,指的是图像边缘的明暗反差鲜明的程度(对比度)。锐度高的图片会看起来比较有清晰的感觉。但锐度并不等同于清晰度,清晰度是人眼的观感,由分辨率和反差共同影响。
2、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 )类型。
答 案:ABCD
解 析: 很多鸟类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去过冬或繁殖。鸟类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留鸟:终年生活在某地,不随季节更替而迁徙的鸟。 冬侯鸟:秋天飞来某地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的鸟。 夏侯鸟:春天飞来某地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的鸟。 旅鸟:在迁徙途中,经过某地作短暂停留,再继续南迁或北返的鸟。
主观题
1、一、科目:“色彩” 二、考试形式:根据试题内容的文字描述自由完成一幅色彩默写,并画出分解步骤。 三、试题内容:香蕉两根、盛着半杯水的透明水杯一个、盘子一个、橘子一个、水果刀一把。 工具:水粉或水彩。
答 案:该题是开放性试题,请考生自行作答。
2、请完成搬旁腿转。
答 案:评分标准 A、考生可完成其中3-5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 B、考生可完成其中1-3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 C、考生可完成其中1-3项,动作准确性稍差,力度、高度、速度稍差 D、考生可完成其中几项,但动作不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差
简答题
1、某市陆续免费开放了一些公园、博物馆,大量市民参观游览,因此引起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请谈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答 案: 首先,展开调研。我会从实际出发,根据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邀请专家和市民召开听证会,就提高公园和博物馆管理水平问题展开听证,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比如,在游人比较多的公园和博物馆,规范开放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对游人进行卫生、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宣传,提高游人公共卫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在博物馆,我会组织工作人员印发一些有关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小册子,提高市民热爱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其次,对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更好的为市民做好服务的思想。 最后,对于不遵守管理规则的市民,在没有对公园、博物馆的公共设施等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对肆意破坏公园和博物馆的公共设施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惩罚。 总之,只有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重历史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才能形成和谐共建的社会风气。
2、近年来,多地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明服务,却在部分地区遭遇了"有戏没人看""场馆没人去"的尴尬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答 案: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公共文明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大,然而,仍是有不少文明场馆因吸引不到观众而唱起"空城计".一些乡村的村活动室里摆放着簇新的《论语》《庄子》,但是却不曾有人引导乡民阅览那些儒家经典,并且农人希望阅览的农务相关书本也是少之又少.尽管面临如此状况,这些无人阅览的书本仍是成为当地的政绩上报,这无异于资源浪费. 要树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法,推动公共文明服务供应与人民群众文明需求有效对接.需求与供应之间的脱节是其中症结,要倾听老百姓的需求,将选择权交给民众,才能真盘活公共文明服务. 公共文明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投入"到位",将公共文明设施的服务主体定坐落广大群众,才能让老百姓获得满意的公共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