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15:09:59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08月0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民族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答 案:对
解 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汉武帝采纳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答 案:错
解 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3、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答 案:对
解 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4、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答 案:对
解 析: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在辽阔的疆域里生活着各族人民。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单选题
1、《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此段史料反映出()
答 案:C
解 析:材料信息反映出当时存在“侵畔”现象,“畎亩正”说明也存在对土地“侵畔”现象进行协调的行为,C项正确;由“舜往耕焉”可知,当时正处于远古时期,国家尚未形成,也不会出现人地矛盾紧张的状况,排除A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农业“起源”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主张“格物致知”的宋代理学家是()
答 案:B
解 析:根据所学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B 项正确;董仲舒生活在西汉,A 项错误;王守仁和李贽是宋代人,CD 两项错误。故选 B。
3、《明夷待访录》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答 案:B
解 析: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是其思想的最精彩之处,B 项正确。故选 B
4、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答 案:C
解 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C项符合题意,故选C。
多选题
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答 案:AC
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
2、清朝雍正时期建立的掌握国家机要的机构是()
答 案:D
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和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D 项正确:内阁设立于明朝,排除 A项;议政王大臣会议在雍正之前就已有之,排除 B项;南书房是康熙帝设立的,排除 C项。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