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14:57:24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06月11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 案:对
解 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2、汉武帝采纳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答 案:错
解 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3、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答 案:对
解 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4、“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答 案:对
解 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正确运用,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单选题
1、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其积极作用()
答 案:B
解 析: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B项正确;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未能挽救民族危机,也没有能够改革中国君主专制政体,排除AC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中国科学家首创的是()
答 案:C
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1965 年 9 月,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C 项正确AB 项都是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的,排除:D 项是德国首先研制成功的,排除。故选 C
3、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是()
答 案:C
解 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C项正确,ABD项排除。故选C。
4、下列我国古代医学的重大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创立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②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③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唐本草》④奠定祖国医学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
答 案:A
解 析: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排列题解题“四法”,先锋法(选择发生最早)、垫后法(选择发生最后)、首尾法(选择最早和最后结合锁定答案)、异同法(对于排列项较多的选择题,顺序排列在相同位置的题项不考虑,关注排列不同的题项)。本题可用首尾法。①项最早,锁定A、C两项,③项最后,锁定A、B、D,两者结合共同是A项。
多选题
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答 案:AC
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
2、清朝雍正时期建立的掌握国家机要的机构是()
答 案:D
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和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D 项正确:内阁设立于明朝,排除 A项;议政王大臣会议在雍正之前就已有之,排除 B项;南书房是康熙帝设立的,排除 C项。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