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02月16日

2024-02-16 15:02:31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每日一练试题02月1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1840年6月,美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 案:错

解 析: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 案:对

解 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3、“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  

答 案:对

解 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方针的正确运用,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4、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项羽。()  

答 案:错

解 析: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刘邦,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

单选题

1、晋商票号在经营中,“将资本交付于管事人(大掌柜)一人,而管事于营业之上一起事项,如何办理,财东均不闻问,既不预定方针于事前,又不施其监督于事后”。材料表明晋商票号()  

  • A: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 B:实现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 C:与钱庄间互相提供信用支持
  • D:具有现代股份制产权制度形式

答 案:D

解 析:依据材料可知,晋商票号在经营中实行两权分离制,财东即东家掌握经营的所有权,管事人(大掌柜)掌握经营的管理权,具有现代股份制产权制度形式,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晋商票号的经营特征,不是强调晋商产生的原因,排除A项;“实现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钱庄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朱自清在《这一天(“七七”)》中曾激情洋溢地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材料表明()  

  • A:抗日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觉醒
  •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 C:中国从四分五裂局面趋向统一
  • D:国民大革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答 案:A

解 析:由材料“七七”“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可知,材料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的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团结抗战,说明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A项正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且材料并未涉及中国战场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强调近代中国的国家统一进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不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3、“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答 案:D

解 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者没有进入北京。②④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是正确的。

4、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毁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 案:B

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联军在抢劫之后纵火焚烧了“万园之园”——圆明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多选题

1、近代史前期,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社会制度落后
  • B:政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 C:战略战术失误
  • D:西方列强船坚炮利

答 案:A

解 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抵抗,最终均告失败,根本原因是中国封建制度落后,A 项正确;BCD 项都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故选 A。  

2、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 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
  • B:贵重的物品都是西方人制造的
  • C:国人生活西化趋势明显
  • 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

答 案:AC

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单招真题交流3群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