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09日

2023-01-09 09:00:06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0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张某故意伤害李某致其轻伤,李某向人民法院自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后,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4条第(2)项规定,自诉案件,但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2、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处罚为主的原则。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答 案:错

4、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答 案:对

5、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答 案:对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拘留的,可以责令其在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类似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6、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人民警察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根据我们此前总结的口诀“依法—补偿,违法—赔偿”,可以快速判断本题说法正确。

7、行政救济只有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补偿这几种补救手段。()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救济是指国家有权机关为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和。一般是以受损害的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而发生,其途径主要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故本题缺少行政诉讼这一主要手段。

8、破坏村氏委员会选举,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调整的范围。

答 案:错

单选题

1、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A:受害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 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所以该题选C。

2、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 A:统帅
  • B:道统
  • C:核心
  • D:根本

答 案:A

3、联防队员胡某、宋某见李某形迹可疑,遂将其带回办公室吊打讯问,致李某轻伤。胡、宋的行为()。

  • A:构成刑讯逼供罪
  • B:构成暴力取证罪
  • C:构成报复陷害罪
  • D:构成故意伤害罪

答 案:D

4、甲、乙为一对恋人,互赠有照片。后双方因故终止了恋爱关系,甲向乙索要自己的照片,乙十分不满,就用笔在甲的照片上乱涂乱画一通直至毁损其形象,然后贴到布告栏。乙的行为侵害了甲的()。

  • A:姓名权
  • B:肖像权
  • C:名誉权
  • D:荣誉权

答 案:B

解 析:肖像权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专有权,肖像权人既可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处分,也有权禁止他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专有的肖像。具体而言,肖像权的内容包括肖像拥有权、制作权和使用权、形象再现权等方面。公民有禁止他人侮辱、毁损其形象的权利。所以该题选B。

5、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没有达到()场次以上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A:五至十
  • B:十至十五
  • C:十五至三十
  • D:二十至三十

答 案:C

6、 某日,张三与李四为争停车位发生纠纷,张三将李四头部打伤。后经派出所出面,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并即按协议履行。不久,李四死亡,经诊断其死亡与头部外伤无直接联系。公安分局遂以殴打他人为由,作出对张三行政拘留15日处罚。张三不服,申请复议。此案复议机关应( )。

  • A:不予受理
  • B:撤销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 C:维持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 D:确认原调解协议有效

答 案:B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本案中,李四的死亡与其头部外伤无直接联系,故公安分局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应当撤销。

7、李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刑5年,刑满释放后仅一年又犯抢劫罪,对李某应()

  • A:加重判罚
  • B:按累犯判罚
  • C:加重或从重判罚
  • D:不按累犯判罚

答 案:B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救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8、对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 A:同等责任
  • B: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 C:只追究领导、指挥者的责任

答 案:B

多选题

1、关于两审终审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 A:—个案件只有经过两级法院审理裁判才能生效
  • B:—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所作的裁判都是生效裁判
  • C: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对所作的裁判不能上诉
  • D:—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就不能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

答 案:ABD

解 析:两审终审制是指一审判决作出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人民检察院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后,二审判决一旦作出立即生效。两审终审制也存在三种例外情形:(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其裁判一经作出即生效。(2)判处死刑(死缓)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生效。(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生效。两审终审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案件都必须经过二审。如果上诉期间内当事人、人民检察院没有上诉、抗诉,上诉期满后,一审判决依法生效。据此,A项不正确。死刑案件、法定刑以下量刑的案件,即使经过两级法院审理,仍然要经过核准程序方能生效。据此,B项不正确。两审终审制赋予当事人只有一次针对一审裁判的上诉权;对于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所作的二审裁判,一旦作出立即生效,当事人不能再第二次上诉。据此,C项正确。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虽然不能对该案提出上诉,但有权通过申诉的方式提出异议。据此,D项不正确。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的有()。

  • A: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B: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C: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没有本人陈述,但有被侵害人指认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姓罚决定
  • D:公安机关査处治安案件,证据确实充分,但没有本人陈述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答 案:AB

3、 再审程序应当提起和开始的根据有( )。

  • A:当事人的申诉
  • B:人民检察院的抗诉
  • C: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
  • D:同级人大代表提出议案
  • E:律师的法律意见

答 案:B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由此可见,再审程序的启动有两种情况:(1)法院系统内发现错误判决和裁定,由法院作出再审决定;(2)检察院发现法院作出错误判决和裁定,由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抗诉,法院再启动再审。故B项、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52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由此可见,当事人的申诉并不意味着立即引起再审程序,上述司法机关在接受了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申诉之后,要对其提供的材料包括证据进行审查,因此A项错误。D项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应该经过法定程序才有可能启动再审程序,仅仅是提出议案是不能启动再审程序的,排除。E项律师的法律意见没有法律效力,不会引起再审程序,排除。

4、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下列人员中有权审批传唤证的有()。

  • A:某派出所所长
  • B:某派出所副教导员
  • C:某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 D:某公安厅治安总队政委

答 案:ABCD

5、十九大报告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人推进,()、()、()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 A:法治生活
  • B:法治国家
  • C:法治政府
  • D:法治社会

答 案:BCD

解 析:十九大报告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6、 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的有( )。

  • A:接待群众上访时,群众对民警无理辱骂
  • B:现场盘问时,嫌疑人员拔腿就跑
  • C:治安调解时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互相殴斗
  • D:查处交通违章时,被违章妇女手抓嘴咬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九)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A项、D项中仅辱骂、手抓嘴咬情形,远不及危害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情形,不能使用警械,更不能使用武器,当选。B项中盘问时嫌疑人拔腿就跑但不属于携带危险物品拘捕、逃跑,不足以使用武器,当选。C项治安调解时双方相互斗殴,可先警告,经警告后,可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但不足以使用武器,当选。

7、不动产物权的(),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 A:设立
  • B:变更
  • C:转让
  • D:消灭

答 案:ABCD

8、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 A:患有严重疾病没有住院的病人
  • B:怀孕2个月的妇女
  • C: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 D:严重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答 案:ABC

主观题

1、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2、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答 案:盘问

3、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4、“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 案:及时高效

5、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6、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答 案:行政处分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