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7日

2025-03-07 09:04:04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2025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所谓“治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项积极措施。因此,应是边建边治,建中有治。()

答 案:错

解 析:所谓“治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项积极措施。因此,应是边治边建,治中有建。“边治边建”和“边建边治”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审题不严会容易误判。“边治边建”侧重的是“治”,而“边建边治”侧重的是“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当是突出“治”。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考虑到现场管制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规定是“和”即两者并存的关系,并不是“或”即可选择的关系。

3、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答 案:对

解 析: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通过管理堵塞漏洞、发现违法犯罪,可以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4、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具有调控、控制作用。( )

答 案:错

解 析: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对于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予以纠正和赔偿,具有救济作用。事中监督才具有控制作用。

5、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一种国家权力,反映国家意志。()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权力具有法定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专属性、单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公安机关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

6、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法制工作实现的。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专业工作实现的。

7、警察与军队的分工不同,警察的职能主要是对内,军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

答 案:对

解 析:警察与军队的分工不同,警察的职能主要是对内,即维护社会稳定,军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即保障国防安全。故本题说法正确。

8、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

答 案:对

单选题

1、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

  • A:有专门的警察机关
  • B:有专职的警察队伍
  • C: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
  • D:没有类似警察的职能机构

答 案:C

解 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既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2、某市黑社会团体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该市公安民警经()无效的,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A:警告
  • B:训诫
  • C:盘问
  • D:劝阻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五)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六)袭击人民警察的;(七)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故本题选A。

3、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有关()的规定提出申诉。

  • A:法律、行政法规
  • B:部门规章
  • C:行政规章
  • D:人事政策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八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题选A。

4、某公安机关在侦查一起盗窃案件中,刑讯逼供将犯罪嫌疑人殴打致残。该犯罪嫌疑人有权依法( )

  • A:取得民事赔偿
  • B:提起行政复议
  • C:提起刑事诉讼
  • D:取得国家赔偿

答 案:D

解 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5、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 A:行政诉讼
  • B:行政调解
  • C:刑事侦查
  • D:刑事诉讼

答 案:D

解 析: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

6、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是()。

  • A: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B: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C: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 D:督察机构追究违纪人民警察的政纪责任

答 案:A

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的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的监督。

7、警方发现,葛某的银行卡在某市一小学附近的ATM使用过,监控显示,取款人是一名妇女(携一名8岁左右的女孩)。警方要查到葛某的住处,下列哪一行为应该优先采取?()

  • A:到银行了解银行卡主人的相关信息
  • B:到小学了解小女孩是否是本校学生
  • C:到小学了解学校近期学生安全情况
  • D:到户籍所在地了解嫌疑人最近动态

答 案:B

解 析:A项中题干“葛某的银行卡在某市一小学附近的ATM使用过”,可以确认银行卡就是葛某本人的。C项学生安全问题和提问无关。D项葛某有可能不在户籍地,而在居住地。在本题中,妇女和女孩是关键,所以顺着她们两人,很有可能找到葛某的住处。从监控中获取女孩的头像,然后再以学校为突破口确认女孩的身份,从而进一步查找犯罪嫌疑人。

8、()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 A:工作方式
  • B:工作对象
  • C:工作过程
  • D:工作手段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对象具有隐蔽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多选题

1、根据《国家赔偿法》第5条的规定,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B: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D:因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答 案:AB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

  • A:实施侦查措施是否合法和适当
  • B:强制戒毒所的执法情况
  • C: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 D: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答 案:ABCD

解 析: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实施侦查措施等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和适当、强制戒毒所等限制人身自由场所的执法情况、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等。

3、维护国家安全可以理解为以下哪些含义?( )

  • A:保卫我国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 B: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不受侵犯
  • C: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不受侵犯
  • D: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

答 案:ABCD

解 析: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

4、下列哪些属于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

  • A:人民警察义务主体的特定性
  • B:人民警察义务的差异性
  • C:人民警察义务的平等性
  • D: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答 案:ACD

解 析:人民警察的义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体特定性;二是平等性;三是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有:

  • A:警绳
  • B:警棍
  • C:手铐
  • D:脚镣
  •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ACD

解 析:A、C、D三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八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B、E两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根据条例的规定,警棍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本题选ACD。

6、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 )的工作路线。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7、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中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是指()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制度。

  • A: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中央人民政府
  • E: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答 案:BC

解 析: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制度。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属于党的机关,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不是权力机关。故本题选BC。

8、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

  • A: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
  • D: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答 案:BC

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项、D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主观题

1、《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 案: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2、对处于群众聚集场所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的前提是什么?

答 案: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何时公布、何时起施行?

答 案:2010年4月21日、2010年6月1日。  

4、《纪律条令》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如何确定警衔?

答 案: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5、对人民警察采取禁闭措施的期限为多长时间?

答 案:1天至7 天。  

6、五条禁令的发布、实施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答 案: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中国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了 “五条禁令”。此禁令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指出,原有规定与此禁令不一致的,以此禁令为准。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
用户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聚题库系统。我们深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个人权益,在使用产品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长沙聚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聚优”)在此特别提醒您在使用相关服务前,请认真阅读协议条款内容,确保您充分理解协议中各条款,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法律适用和管辖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你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聚题库”软件及相关服务。除非您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注册、登录或使用本协议所涉服务。


隐私权政策适用我们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

不同意
同意

需要获得您的同意后才能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