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严肃,就是违法必究,使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特别是对那些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答 案:错
解 析:严肃,就是执法必严,而不是题干说的“违法必究”。
2、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答 案:对
解 析: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通过管理堵塞漏洞、发现违法犯罪,可以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3、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公安机关只对刑事案件的侦查、逮捕予以负责。()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题干表述错误。故本题错误
4、《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答 案:对
5、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答 案:对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五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故本题判断正确。
6、人民警察的辞退,是指公安机关对虽具备人民警察条件,但因种种原因不适合在公安机关继续工作的人员,解除其与公安机关任用关系的一种人事行政管理措施。()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的辞退对象是“已不具备人民警察的条件人员”,题干说法错误。
7、某基层人民法院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设立由院长和另外两名审判员组成的赔偿委员会,该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答 案:错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二十九条规定,“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设立赔偿委员会,由人民法院三名以上审判员组成,组成人员的人数应当为单数。赔偿委员会作赔偿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必须执行"。根据法律规定,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设立赔偿委员会,基层人民法院不设立赔偿委员会。故本题判断错误。
8、对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物,应当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及时返还,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答 案:对
单选题
1、()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
答 案:A
解 析: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监督制度,坚持有错必纠。体现了党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 A:1949年10月1日
- B:1949年11月1日
- C:1949年11月5日
- D:1949年12月1日
答 案:B
解 析:1949年10月15日至11月1日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召开,研究解决了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问题。
3、公安工作的()决定了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相结合的特点。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具有打击和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
4、下列关于刑事案件管辖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 B: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适宜的,可由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 C:几个公安机关都有管辖权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
- D:如果管辖权不明或有争议时,由检察院指定的公安机关管辖
答 案:D
解 析:刑事案件的管辖,由公安机关负责,管辖区不明或有争议时,也是由上级公安机关来指定,与检察院无关,D项错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对管辖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关公安机关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5、如果公安机关接受了钱某的控告,对吴某进行立案侦查。侦查人员调查发现,案发时王某在场。侦查人员对王某进行了询问。侦查人员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到王某的单位询问王某
- B:到王某的住处询问王某
- C:通知王某到公安局提供证人证言
- D:通知王某到附近的一个宾馆提供证人证言
答 案:D
解 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讯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是证人所在的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方,必要时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故本题中,公安机关若要讯问证人,可以在证人王某的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或者通知王某到公安机关作证。故D选项中通知王某到附近的一个宾馆提供证人证言是不符合规定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6、拘传的适用对象为()。
- A:所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B: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C: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D: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答 案:B
解 析: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从概念“到案”可知,拘传的适用对象为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7、十进制数1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答 案:A
解 析:正整数转二进制:除二取余,倒叙摆列,高位补零 15/2=7......1 7/2=3......1 3/2=1......1 1/2=0......1 倒叙排列余数就是1111
8、人民警察询问不满()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八十四条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故本题选D。
多选题
1、公安机关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就是要保护()。
- A:公民的名誉权
- B:公民的生命权
- C:公民的健康权
- D:公民的隐私权
答 案:BC
解 析: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是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不受侵犯。
2、公安机关有权做出的治安行政处罚是()。
- A: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
- B:责令停产停业
- C:行政处分
- D: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
答 案:AB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C项行政处分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对内的制裁行为,而不针对社会群体。
3、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
- A: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 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
- D: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答 案:BC
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项、D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4、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可以对下列哪些部门及其人民警察实施监督、检查?( )
- A:本级公安机关
- B:下级公安机关
- C:派出机构
- D:上级公安机关
答 案:ABC
解 析: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的监督对象包括: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故答案应选AB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 B:法律的立法主体是确定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法律分为两种,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它们的效力等级是不同的
- D: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制定
答 案:AB
6、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 A: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B:行使侦查职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C: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被判处刑罚的
- D:对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答 案:ABC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7、公安机关的专政手段是()。
- A:打击、制裁
- B:教育、改造
- C:监督、强制
- D:改造、监督
答 案:AD
解 析:公安机关的专政手段是打击、制裁、改造、监督。
8、加强队伍建设的途径有()。
- A:政治建警
- B:科技强警
- C:从严治警
- D:从优待警
- E:班子建设
答 案:ABCDE
解 析:加强队伍建设有五个途径:政治建警、科技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和班子建设。 知识模块:公安队伍建设
主观题
1、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哪些人员给予处分?
答 案: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哪个部门批准?
答 案: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3、对人民警察采取禁闭措施的期限为多长时间?
答 案:1天至7 天。
4、以下哪一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案: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 案: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行使什么职权?
答 案:当场盘问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