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2日

2025-01-22 09:03:40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Scan me!

2025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所谓国家安全,即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答 案:对

2、公安赔偿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3、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专业工作的质量上,公安民警要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答 案:对

解 析: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专业工作的质量上,公安民警必须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4、党的绝对领导通过党委对公安机关实际的、间接的领导才能得到落实。()

答 案:错

解 析:党的绝对领导通过党委对公安机关实际的、直接的领导才能得到落实。

5、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

答 案:对

解 析:法律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保证公安执法活动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才符合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才能使国家的法律得到准确有效的执行。

6、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一种国家权力,反映国家意志。()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权力具有法定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专属性、单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公安机关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

7、公安工作是政策性与法律性相分离的一项工作。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工作是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一项工作。

8、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五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

  • A:国家权力机关
  • B:司法机关
  • C:公安机关
  • D:监察机关

答 案:C

解 析:督察监督、法制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

2、历史唯物主义的警察起源观认为()。

  • A:原始社会也有警察
  • B: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
  • C:国家是先于警察的产生而产生的
  • D:警察是先于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答 案:B

解 析: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警察起源观。一种是历史唯心主义坚持警察自然起源论,认为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警察,而且警察将伴随人类社会永远地存在下去。另一种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下列选项中不可能为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的是:

  • A:公安局
  • B:检察院
  • C:水务局
  • D:看守所

答 案:C

解 析:刑事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等行使刑事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当事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而给予的赔偿。C项中的水务局属于行政机关,不可能成为刑事赔偿义务机关。故本题选C。

4、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和行为的表率性,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 A:社会性
  • B:人民性
  • C:约束性
  • D:公正性

答 案:B

解 析:阶级性、人民性和表率性,是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

5、如果钱某发现情况不妙,转身逃跑,吴某持刀追杀钱某。钱某路遇吴某6岁的女儿,遂上前掐住其脖子,要吴某住手。吴某不听警告,继续追上来,钱某于是将吴某的女儿掐死后逃走。这时钱某的行为性质是()。

  • A:紧急避险
  • B:正当防卫
  • C:防卫过当
  • D:故意杀人

答 案:D

解 析:本题中钱某掐吴某的女儿,显然跟防卫无关。所以可以直接排除B项、C项。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钱某掐吴某女儿,并非出于“不得已”,故也不属于紧急避险,排除A项。

6、某日,张三无证摆摊卖西瓜,遇城市管理巡逻队执勤,执法人员甲对其进行城市管理法规宣传教育,执法人员乙对其辱骂,执法人员丙将其西瓜摔烂在地,执法人员丁对其殴打。执法人员()不应当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一般来说,国家赔偿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本题中,甲只是进行宣传教育,属于合法行政行为,因此甲不承担责任。乙、丙、丁三人都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故本题选A。[备注:本题存在问题,乙、丙、丁是工作人员,不能直接承担国家赔偿责任,而且乙也只是辱骂,根据法律规定,辱骂也不会造成国家赔偿责任。但本题是真题,因此只能根据题意来选择一个相对正确的选项。]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 A:1949年10月1日
  • B:1949年11月1日
  • C:1949年11月5日
  • D:1949年12月1日

答 案:B

解 析:1949年10月15日至11月1日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召开,研究解决了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问题。

8、十进制数1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 A:1111
  • B:1110
  • C:1010
  • D:1100

答 案:A

解 析:正整数转二进制:除二取余,倒叙摆列,高位补零 15/2=7......1 7/2=3......1 3/2=1......1 1/2=0......1 倒叙排列余数就是1111

多选题

1、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包括( )。

  • A:维护国家安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 D: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 E: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答 案:ABCDE

解 析:公安机关有五项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2、关于行政复议申请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申请人可以书面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人可以口头申请行政复议
  • C: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 D:申请人可以是法人
  • E:申请人可以是国家机关

答 案:ABCDE

解 析:A、B两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十一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十条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D、E两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国家机关只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有行政职能,在法律授权以外,国家机关也有可能成为被执法的对象,成为行政相对人,因此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申请人。故本题选ABCDE。

3、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先行拘留的是()。

  • 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 B: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 C: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 D: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答 案:AB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据此,ABCD项均符合。

4、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扣押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
  • B: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
  • C: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
  • D:对扣押的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
  • E:对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挪作他用

答 案:ABCDE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应当予以登记。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对扣押的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对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挪作他用;对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及时退还;经核实属于他人合法财产的,应当登记后立即退还;满六个月无人对该财产主张权利或者无法查清权利人的,应当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故本题选ABCDE。

5、如果领导让你制定公众接待相应的工作规范,你认为重点要注意哪些内容?()

  • A:符合上级的政策要求
  • B: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
  • C:建立接访登记制度
  • D: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答 案:ABCD

解 析:要制定公众接待工作规范,就是为了规范接待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政府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依法治国的战略,用法治的思维来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首先,制度规范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上级政策规定,A项符合。其次,规范要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脱离了实际的规范,只能沦为一纸空文,B项符合。最后,接访要登记造册,要留底备查,要分级管理,这不仅是为了体现工作量,也方便日后管理研判,C项符合。作为规范,是要让工作人员遵守执行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遵守,就要有相应的追究机制,以确保规范的权威性,便于接受群众监督,D项也符合。

6、督察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 A:《人民警察法》
  • B:《行政复议法》
  • C:《行政诉讼法》
  • D:《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答 案:AD

解 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完善公安机关监督机制,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据此,A项选正确。督察制度的建立,必须有法律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7、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刑事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的事项有:

  • A: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 B: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 C: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 D: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 E: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答 案:ABCDE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故本题选ABCDE。

8、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A:以殴打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 B:刑讯逼供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 C: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拘留
  • D: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2)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4)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5)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据此,对照ABCD项,均符合题意。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什么?

答 案:一、警衔津贴。二、其他津贴。三、补贴。四、保险福利待遇。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怎么处??

答 案:应当履行职责。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规定的处分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什么?

答 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该怎么处理?

答 案: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5、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6、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一、实体条件,必须属于法定违法犯罪情形。二、程序条件,必须经过警告,警告无效后方可使用。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
用户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聚题库系统。我们深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个人权益,在使用产品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长沙聚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聚优”)在此特别提醒您在使用相关服务前,请认真阅读协议条款内容,确保您充分理解协议中各条款,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法律适用和管辖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你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聚题库”软件及相关服务。除非您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注册、登录或使用本协议所涉服务。


隐私权政策适用我们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

不同意
同意

需要获得您的同意后才能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