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06日

2024-09-06 09:00:04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0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甲是美国人,在我国乙市旅游期间实施了犯罪,则乙市中级人民法院有权管辖甲的案件。()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第21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由此可知,题干未交代甲究竟犯了什么罪,如果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刑事犯罪,如甲仅仅是故意伤害(轻伤)或者盗窃(价值10000元),那么仍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猥亵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错

3、某县公安机关在对一起抢夺案件侦查时,犯罪嫌疑人王某提出,侦查人员江某是被害人的邻居,要求其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江某不能停止侦查工作。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6条规定,在作出回避决定前,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作出回避决定后,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

4、凡是年满18岁的公民,拥护宪法并且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达到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都可以录用为人民警察。()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6条规定:“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年满十八岁的人民;(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四)身体健康;(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六)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因此,人民警察的录用条件除拥护宪法并且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达到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外,还不能有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公职等负面条件,因此本题错误。

5、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一律不得转让。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9条规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故法律并非规定一律不得转让,而是有条件的转让。本题说法过于绝对,故本题说法错误。

6、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答 案:错

解 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本题说法错误。

7、公安机关可以裁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答 案:错

8、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单选题

1、《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方式不包括()

  • A:信函
  • B:电报
  • C:电子邮件
  • D:电话

答 案:D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29条规定,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故本题答案选D。

2、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是()。

  •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B:强迫卖淫致人死亡的
  • C:强奸致人死亡的
  • D:投毒致人死亡的

答 案:A

解 析:此题考查转化犯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情形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的行为,行为人具备刑讯逼供的基本犯罪构成,而且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强奸致人死亡的,是强奸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应当按照《刑法》第236条的加重法定刑处罚。强迫卖淫致人死亡的,投毒致人死亡的都是各该罪的加重处罚情形,不再另成立故意杀人罪加重法定刑处罚。

3、小李蓄意盗窃,趁邻居小海全家外出旅游时潜入其居所,但在翻查过程中发现小海家无值钱物品,于是离开,小李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既遂
  • C:犯罪未遂
  • D:犯罪中止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本案中,小李潜入邻居家符合“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家中无值钱物品而离开符合“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因而构成犯罪未遂。

4、下列国家机构与其地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人民法院——国家审判机关
  • B:人民检察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D:国家主席——国家元首

答 案:C

解 析: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C项对应错误。所以该题选C。

5、 关于行政许可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对依法不属于某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行政许可申请,行政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应向当事人出具加盖该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 B:行政许可听证均为依当事人申请的听证,行政机关不能主动进行听证
  • C: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一律公开
  • D:所有行政许可适用范围均没有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答 案:A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32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故本题A项正确。第46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备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故本题B项错误,行政许可也存在主动进行听证的情形。第40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故本题C项错误,涉及国家秘密并不是排除情形。第41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的,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故本题D项错误。

6、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关于这句格言含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 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
  • C: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
  • 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

答 案:C

解 析:“法律不强人所难”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它的意思是法律不强求不可能的事项或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履行不可能履行的事项。这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核心所在。法律不以“圣人”的道德情操要求众人,但法律不阻碍进步,故法律也不能以“小人”的标准去定纷止争。要求人们对不能预见的事项履行义务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求人们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承担责任也就是“强人所难”。所以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这正是“法律不强人所难”的体现。

7、如果需要再次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制作新的( )。

  • A:《拘传证》
  • B:《受案登记表》
  • C:《立案报告书》
  • D:以上都可以

答 案:A

8、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可依法给予()。

  • 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B: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C: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B

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 A: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 B: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法院
  • C: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 D: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人民检察院书面报告

答 案:AC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2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由此可见,A项、C项正确,当选。B项应该是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而不是当地人民法院,因此B项错误,不当选。第13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由此可见,D项中人民警察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而不是向人民检察院书面报告,因此D项错误,不当选。

2、 贪污贿赂罪的构成要件一般有( )。

  • A:犯罪的客体,是侵犯社会主义公有财产所有权,破坏国家职务廉洁性
  • B: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以及向其他人员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
  • C:犯罪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犯罪的主观方面,多数是故意,少数是过失
  • E:利用本人的威望或影响

答 案:AB

解 析:贪污贿赂罪不仅严重地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还妨害了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故A项正确。贪污贿赂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害国家廉政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多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也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密切相关,如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隐瞒境外存款,还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具有对向性的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故B项正确。少数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没有利用职权之便,如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等,故C项错误。本罪在主观方面均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能构成本类犯罪,D项错误。E项不属于贪污贿賂罪的构成要件,不当选。

3、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复议案件时,遇到以下何种情形时可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 A: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 B: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错误的
  • C: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
  • D:具体行政行为滥用职权的
  • E: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答 案:ABCDE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据此,A项、B项、C项、D项和E项均符合撤销、变更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形。

4、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关于不同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性法规
  • B: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效力没有高下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
  • C:公安部的部门规章与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的部门]规章加以适用
  • D:某市经授权制定的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答 案:ABC

解 析:《立法法》第90条第1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第95条第1款第2、3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第95条第2款规定,根据投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5、以下案件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 A:敲诈勒索
  • B:侵犯隐私
  • C:故意损毁财物
  • D:诽谤

答 案:BCD

6、关于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有()。

  • A:行政复议期间行政行为停止执行
  • B: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
  • C: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的可以停止执行
  • D:法律没有规定停止执行的不停止执行
  • E:以上选项都对

答 案:ABDE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故只有C项正确,其他选项都错。

7、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的?()

  • A:《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 B:逃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 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 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答 案:AC

8、下列符合先行拘留情形包括()。

  • A:被害人或者其他人在场亲眼看见指认他犯罪的
  • B: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 C: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 D: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答 案:ABD

主观题

1、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

答 案:(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2、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3、简要回答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答 案:两

5、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6、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