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8日

2024-01-28 09:00:06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扣押的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两人,并向被扣押物品持有人出示工作证件,扣押后要依法岀具扣押淸单,并由人民警察,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

答 案:对

2、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也应遵守中国法律。()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法律对人的效力,不难判断正确。

3、未设国家安全机关的县(市)发生的间谍案,由公安机关管辖。

答 案:对

4、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实施罚款处罚时,实行罚款决定和罚款收缴合一,以节约时间和资源。

答 案:错

5、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公民进行盘问检查。

答 案:错

6、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答 案:对

7、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答 案:对

8、在紧急情况下,委托代理人可以不经被代理人同意,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将委托事项转托他人。

答 案:对

单选题

1、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继续盘问时限延长至48小时的,应当报()审批。

  • A:上一级公安机关
  • B:办案部门负责人
  •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 D:公安派出所所长

答 案:C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十三条公安派出所的人民警察对符合本规定第八条所列条件,确有必要继续盘问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可以立即带回,并制作《当场盘问、检查笔录》、填写《继续盘问审批表》报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审批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对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将《继续盘问审批表》复印、传真或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报所属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主管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部门备案。第十七条对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所列条件,确有必要将继续盘问时限延长至24小时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填写《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审批表》,报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的值班负责人审批;确有必要将继续盘问时限从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填写《延长继续盘问时限审批表》,报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的主管负责人审批。县、市、旗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的值班或者主管负责人应当在继续盘问时限届满前作出是否延长继续盘问时限的决定,但不得决定将继续盘问时限直接从12小时延长至48小时。故本题选C。

2、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自治州条例报()。

  • A: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 B: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备案后生效
  • C: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 D: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答 案:A

解 析: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3、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

  • A:警告
  • B:二百元以下罚款
  •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D: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C

4、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处罚。

  • A:累计贪污数额
  • B:每次贪污的数额
  • C:最后一次贪污数额
  • D:第一次贪污数额

答 案:A

5、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内报所属的公安机关备案。

  • A:六小时
  • B:十二小时
  • C:二十四小时
  • D:四十八小时

答 案:C

6、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是()。

  • A:生理上有缺陷的人
  • B:未成年人
  • C: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的人
  •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答 案:C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A: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 B:予以通报批评
  • C:责令限期改正
  • D:吊销营业执照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8、下列()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A: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 B:依照刑法相关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 C:依照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 D: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卞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A项说法正确。第十九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B、C、D三项说法错误。所以该题选A。

多选题

1、属于赌博行为的有()。

  • A:小王在一家网站上投注200元,赢得50000个虚拟金币,后兑换为500元钱
  • B:春节期间,小王同其叔叔、剪貝等亲戚打麻将,赢得200元钱
  • C:小王在长途汽车站摆了个地摊,设置圏套,以猜大小的方式,骗人押注,贏得500元钱
  • D:小王和朋友打牌.姬得100元钱后,按事先约定,将这100元钱请大家吃了一顿

答 案:AC

2、下列届于危险方法的的是()

  • A:放火
  • B:决水
  • C:爆炸
  • D:投毒

答 案:ABCD

3、《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范畴包括()。

  • A: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 B: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 C: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 D: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答 案:BC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故B项、C项、D项正确。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由《刑法》规制,A项错误。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以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 A:已満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
  • C: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 D:述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未被公安机关发现的

答 案:AC

5、以下属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证据种类的是()。

  • A: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
  • B:视听资料、电子证据
  • C:鉴定意见、检测结论
  • D:勘验、检査笔录,现场笔录

答 案:ABCD

6、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的情形有()

  • A:对本人有危险
  • B: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有威胁
  • C:对公共安全有威胁
  • D:呕吐物影响市容

答 案:ABC

7、下列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是()。

  • A: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竟驶
  • B: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
  • C:从事校园业务严重超过规定时速
  • D:从事旅客业运输,严重超载

答 案:BCD

8、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 A:分工负责
  • B:互相依靠
  • C:互相配合
  • D:互相制约

答 案:ACD

主观题

1、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答 案:及时高效

3、领导安排你和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你有一个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后果是同事的工作量会增加,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表态:我处理这件事的原则是工作第一,以人民和集体事业为重,同时尽量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2)既然自己的建议能够提高效率,就要积极争取实施。首先我会和同事真诚的沟通,并详细的说明,在工作中增加的工作量,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同事共同完成,尽量减轻他的工作负担,取得同事谅解。如果实在负担太重,我会和同事一起汇报领导,看能否增派人手。
(3)和同事达成一致后,一起向领导书面汇报,得到领导批准,并实施。工作完成后认真总结并汇报领导。

4、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6、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