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07日

2022-09-07 09:00:04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9月0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辅警协警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人民警察依法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

答 案:对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軟:造 成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答 案:对

3、张某将李某打伤。张某的打人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

答 案:对

4、王某从新加坡回国携带应申报物品未向广州黄埔海关申报,海关认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走私,对其作出没收物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黄埔海关的上述处罚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第一,“一事”指的是同一个违法行为,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违法行为就不存在不再罚的问题。第二,行政处罚中的并处问题。并处是指行政机关对某一项行政违法行为科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种类的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要求的一次行政处罚不等于一种行政处罚。一次处罚决定中完全可以包括几个各不相同的行政处罚种类,这就是行政处罚的并处问题。本题只有一个违法行为,即王某的走私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物品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中的并罚,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5、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答 案:错

解 析:《刑法》第21条【紧急避险】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1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6、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处罚,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权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答 案:对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4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故本题说法正确。

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浐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8、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单选题

1、王某是某县某镇财政所所长,张某是该县财政局国库科科长,二者之间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王某要定期向国库科提交财务报表,财政局拨付给该财政所资金时也要通过国库科审核。2010年9月份,张某因购买个人住房资金向王某借钱。王某手头也没有钱,但张某再三恳求,王某没有办法,就说要不从财政所借一部分钱给他,张某答应并在王某办公室里打了一张借款金额为六万元的借条,之后二人一起去银行,王某从该乡镇财政所的银行账户中提出六万元交给张某,该笔款项自借出去之后一直未归还。该案例中王某的行为构成了( 》。

  • A:挪用公款罪
  • B:贪污罪
  • C:行贿罪
  • D:职务侵占罪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案中,王某的行为显然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成立要件。

2、人身权是指权利与主体自身密不可分,没有财产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下列属于身份权的是()

  • A:生命健康权
  • B:监护权
  • C:名誉权
  • D:肖像权

答 案:B

解 析:根据人身权产生和存在的依据不同,可以将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类。其中人格权包括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贞操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亲属权、配偶权、监护权等。

3、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 A:强制性
  • B:权威性
  • C:人民性
  • D:规范性

答 案:C

解 析:法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的属性是人民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工人阶级
  • B:工农联盟
  • C:人民
  • D:公民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论处。

  • A:贪污
  • B:受贿
  • C:私分国有资产
  •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答 案:B

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其中阻碍()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 A: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
  • B:人民警察
  • C:消防人员
  • D:急救人员

答 案:B

7、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有行政机关应予处罚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 )。

  • A:向该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 B:可以命令其上一级行政机关给予处罚
  • C:可以直接给予处罚
  • D: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答 案: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96条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曰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该条第4项可知,一审法院是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A项错误;由第2项可知,是在期满后给予该行政机关一定的处罚,B项和C项错误;由第1项可知,D项正确。

8、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加处罚款。

  • A:3%
  • B:5%
  • C:7%
  • D:10%

答 案:A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据此,按照罚款的3%加处罚款,A项正确。

多选题

1、严格依法办事,就是要做到()。

  • A:有法可依
  •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 D:违法必究

答 案:BCD

2、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
  •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 C: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 D: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属于出题人设置的拉分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在刑法理论上称之为“共犯过剩”,因此,虽然成立共同犯罪,但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按照当前的违法层面的共犯理论,共同犯罪是一种违法形态,只要参与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物理的因果性或心理的因果性,则成立共同犯罪。因此,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成立盗窃罪的共犯,正确。

3、道路交通事故“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序和数额”,分为(

  • A:轻微事故
  • B:一般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大事故

答 案:ABCD

4、某抢劫案件中,目击者是一个年仅8岁的儿童.有关其能否作为证人提供证言的表述不的是()

  • A:可以作为证人
  • B:可以作为证人.但其证言在法律上的证明力小于其他证据
  • C:该儿童不具有证人资格.因为年幼
  • D:如果该儿童具有感知、判断和表达的能力,该儿童具有证人资格

答 案:BC

5、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答 案:BCD

6、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程序中拥有一定的裁量权
  • B: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事先加以严格控制
  • C:主要表现为权利的赋予或禁止的解除
  • D: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秩序,是国家进行法律控制的辅助手段
  • E:行政许可作用的对象是法律、法规作一般性禁止的行为

答 案:ABCE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实施本法第十二条第二项所列事项的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行政机关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具体程序,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行政机关违反本条规定,不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或者违反招标、拍卖程序,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由此可知,有数量限制的特许事项,被许可人要承担提供普遍服务,不得擅自歇业等公益义务,必须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程序中具有自由裁量权,A项正确。《行政许可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第4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由此可知,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事先加以严格控制,要求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以建立一种秩序,是一种重要的具体行政行为,B项正确,D项错误。《行政许可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知,基于行政管理、公共利益的维护等原因,法律、法规对许多活动或行为设定了一般性禁止。许可是对权利的赋予或禁止的解除,没有法律的一般性禁止,行政许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C项和E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B项、C项和E项。

7、述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达拘留所执行的是()。

  •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 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行政管理的
  • C:70周岁以上的
  • D: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

答 案:ABCD

8、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采用()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 A:刑讯逼供
  • B:引诱
  • C:欺骗
  • D:威胁

答 案:ABCD

主观题

1、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2、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

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

3、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答 案:行政处分

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5、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6、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