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10:25:05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2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每日一练试题07月1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
2、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①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②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③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
单选题
1、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答 案:B
解 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2、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
答 案:A
解 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哲理指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教育者要对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因势利导,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是德育原则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主观题
1、.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学校赋予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力。
答 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的威信包括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教师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传统及社会心理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威信。信服威信是由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教师威信主要来自于信服威信,教师应该树立信服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2、.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学校赋予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力。
答 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的威信包括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教师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传统及社会心理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威信。信服威信是由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教师威信主要来自于信服威信,教师应该树立信服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填空题
1、技能的形成是有分解模仿、()、和协调熟练三个阶段组成。
答 案:整体掌握
2、法国教育家卢梭以崭新的观点看待儿童,他在教育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答 案:发现儿童
论述题
1、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马老师在“燃烧与灭火”一课的备课中,反思以往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存在的问题,深深认识到“燃烧与灭火”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仅仅通过课本和几个实验,不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完整的体验和认识,难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于是,马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除讲解相关的知识外,还通过网络图片、动画、视频材料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燃烧的利与弊”“火灾预防和安全救护”“消防安全标志”“灭火器”“火场逃生”等知识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最后,组织学生对本课主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既掌握了完全的知识和理论,又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安全意识,发展了科学素养。[问题]请依据教学过程的某些规律或教学原则,对马老师的教学进行评析。
答 案:(从依据的教学过程规律出发)马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 (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学生主要是通过间接性经验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其基本步骤是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其中理解是中心环节;任课老师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内容,有较好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2)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马老师既有讲授又有演示,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内容要求展开充分讨论,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或 (从依据的教学原则出发)马老师主要贯彻了: (1)直观性原则。教师不仅进行讲解,而且通过网络图片、动画、视频材料等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对“燃烧与灭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与理解。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在讲授“燃烧与灭火”原理的同时,有机结合生活实际,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3)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师还对学生进行了火灾预防和安全救护的教育。体现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 最近几天,任课老师们总是向我这个班主任反映王晓晓的问题: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较差。 如何引导规劝他呢?我发现,他玩“悠悠球”很有两下子,技术不错,玩时非常专注投入,样子可爱极了。思忖良久,我有了主意:请他当老师们的教练!并安排周二和周四的课外活动上课,每次15分钟。 刚开始,面对自己的老师,他很不习惯,也放不开。渐渐地随着大家“教练、教练”的叫着,他开始有点自信了,像模像样地教起来……我们则尽量减少教师的角色身份,像学生一样有模有样地学。每当他做演示或是讲解的时候,我们谁也不说话,安静、认真地听着;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举手示意,然后称呼“教练”,再说出不明白的地方;中途某老师有事,总是礼貌地向这位“教练”请假……那么,这时候的他呢?总是很有礼貌地回答说: “好,没关系,老师您去吧!” 实事求是地讲,每次我都很感动,感动于王晓晓在这种变相的激励和重重熏染中取得的进步,更感动于我的同事对教育的理解和付出。 自从这个计划实施以后,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不守纪律,总打扰别人的王晓晓了。在课堂上,他表现得很认真很有礼貌,学习积极主动,各科老师普遍反映王晓晓变了…… [问题]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采用了什么德育方法?请加以具体分析。
答 案:(1)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案例中的班主任发现王晓晓擅长玩“悠悠球”,于是,抓住这个积极因素加以发挥,让他教老师们玩悠悠球,在这个过程中王晓晓找回了自尊和自信,克服了原来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学习缺乏兴趣等消极因素,提高了王晓晓的自制力。 (2)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采用了榜样示范等方法。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做“学生”时,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教练”虚心求教的精神,给王晓晓同学树立了榜样。加之进行适时的引导,促使了王晓晓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