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11:12:42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03月2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
答 案:错
解 析:(1)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2)官僚资本又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使这部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所以,没收官僚资本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社会主义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答 案:对
解 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首先讲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首先表现在生产力上。如果社会主义最终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就不可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上说,建立社会主义应该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单选题
1、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答 案:D
解 析: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意识,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答 案:B
解 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只有掌握这个理论的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正确的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主观题
1、简述人的价值。
答 案:(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①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言之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②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言之是指社会对个人满足的程度。
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即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 案: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A.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B.理性认识中也渗透了感性因素。
论述题
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及其途径。
答 案:(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①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
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②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③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①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②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③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⑤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⑥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⑦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⑧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⑨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⑩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2、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 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①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②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毛泽东反对离开中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深刻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成果,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理论也都体现了这个精髓。
(3)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①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
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
续坚持这个精髓,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同时,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
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简答题
1、毛泽东是怎样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 案: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原因:(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正是运用和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实事求是是体现、贯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
(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4)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 案:(1)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中共十三大被提出,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在中共十七大上,又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3)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描述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补充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依然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