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11:00:20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3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02月2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名为
答 案:C
2、演员是()和体验的结合,这二者是演员的基本能力。
答 案:C
3、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
答 案:A
解 析:《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文艺评论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主观题
1、绘画作品:《步辇图》。
答 案:(1)阎立本是初唐著名画家。唐太宗时任工部尚书,官至右相。他的画多重大题材,除《步辇图》外,还有《历代帝王像》《职贡图》《凌烟阁功臣像》等。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2)《步辇图》是一幅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之间亲密交往的绢本历史画卷。纵38,5厘米,横129,6厘来。《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的左侧,有虬髯执笏者,当是朝中引班的礼官。其后拱手肃立者,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一人当是朝中的翻译官。画的右侧,唐太宗坐于辇上,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持扇,有的打伞,各具姿态。
(3)《步辇图》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画家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的形象,具有肖像画的特征。同时,人物大小比例符合传统中国绘画中早期人物画发展规律,主观上突出、神化了帝王的形象。面中对每个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变化丰富,技法精湛。
2、电影作品:《乱世佳人》。
答 案:(1)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的,耗资巨大,场面恢宏,人物众多,剧本一再更改,三易导演,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市首映。这部小说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电影也夺得多项奥斯卡大奖。(2)《乱世佳人》讲述了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
(3)该片是好莱坞电影黄金时期的巅峰作品,以史诗风格拍摄的爱情影片,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爱情象征。这部传世经典影片讲述的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将国家大的政治风云和个人小的爱情纠葛完美组织在叙述的流程当中。人物形象塑造比较成功,几个主要角色生动鲜明的性格特征被几位优秀的演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该片的场面宏伟壮观,辽阔的田园风光,亚特兰大大火场面,还有伤兵医院和南方军队溃败的场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3、绘画作品:《洛神赋图》。
答 案:(1)作者顾恺之,字长康,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洛神赋图》为顾恺之观三国曹魏时著名文人曹植所写的《洛神赋》有感而画的,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多卷,皆绢本设色。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之一。 (2)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缠绵悱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乐和惆怅、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怀念。虽然画中的人物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多次出现,但是由于整个画面的组合随着情节的发展有首有尾,主要人物随着赋中寓意的铺陈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连成一片,画面和谐统一。 (3)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营造了原赋中的意境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整个画面构思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水起伏,林木掩映,逐一地展现出不同的意态、情节。画家行笔流畅劲利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质的衣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精密而圆熟。
论述题
1、结合具体艺术现象或作品,论述艺术和宗教的关系。
答 案: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曾融合在一起,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5分)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但也离不开抽象思维;宗教掌握世界的方式是想象和幻象,兼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5分)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5分)但由于宗教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和终极目的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二者的本质区别。(5分)注:结合自己体会阐述,例证适宜,逻辑清楚,表达流畅,酌情再给1~5分。
2、联系实际,阐述艺术鉴赏的流程。
答 案:艺术鉴赏流程包括三个方面。(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使鉴赏者产生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完成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3、结合具体艺术作品,阐述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关系。
答 案:(1)艺术再现并不是要艺术创作摒弃表现,它需要艺术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在这一创作过程中,不能不融入艺术家的情感、认识、理想、愿望。摄影艺术可以说是最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纪实性和逼真性也确实是摄影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但是,从摄影的构图、取景、用光,以至于影调和色调等造型手段上,可以看出摄影艺术家主观意识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艺术的本质来说,它本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就算最真实的纪录片也只是艺术家、作者对现实的一种理解,也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意识。 (2)艺术表现并不意味着可以拋弃客观和再现(事实上,表现从来就未曾脱离过再现,也就是说,不管意识有多么荒诞,它也只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形式的反映)。音乐或许是最擅长表现的一种艺术,音乐形象是抽象的听觉形象,而不是具象的视觉形象,而声音的特点恰在于传达感情。但是,音乐也并不是与再现因素无关,叙事性的音乐作品比如《梁祝》本身的内容就具有某种再现性。 (3)艺术再现和艺术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老舍的话剧名作《茶馆》中,老舍一方面逼真地再现了社会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另一方面也在全剧中渗透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强烈地表现出对旧社会的控诉和对光明的向往,实现了再现和表现的高度统一。
简答题
1、举例说明,艺术批评有怎样的功能?
答 案:(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的细致分析,给予极高评价。(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以书信的方式对一些剧作家和小说家的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促进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许多艺术接受者正是通过艺术批评对作品产生了鉴赏的兴趣或加深了认识,从而有助于艺术的传播和鉴赏。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城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鲁迅等左翼人士通过尖锐深刻的艺术批评同反动文人做斗争,领导进步文艺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