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10:55:37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3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演员是()和体验的结合,这二者是演员的基本能力。
答 案:C
2、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名为
答 案:C
3、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
答 案:A
解 析:《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文艺评论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主观题
1、绘画作品:《步辇图》。
答 案:(1)阎立本是初唐著名画家。唐太宗时任工部尚书,官至右相。他的画多重大题材,除《步辇图》外,还有《历代帝王像》《职贡图》《凌烟阁功臣像》等。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2)《步辇图》是一幅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之间亲密交往的绢本历史画卷。纵38,5厘米,横129,6厘来。《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画的左侧,有虬髯执笏者,当是朝中引班的礼官。其后拱手肃立者,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一人当是朝中的翻译官。画的右侧,唐太宗坐于辇上,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持扇,有的打伞,各具姿态。
(3)《步辇图》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画家以细劲的线条塑造人物的形象,具有肖像画的特征。同时,人物大小比例符合传统中国绘画中早期人物画发展规律,主观上突出、神化了帝王的形象。面中对每个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变化丰富,技法精湛。
2、简述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答 案:(1)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与艺术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本质的区别。 (2)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 (3)在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艺术也一直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解 析:(1)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与艺术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本质的区别。 (2)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 (3)在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艺术也一直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雕塑艺术:米洛斯岛的《维纳斯像》
答 案:《维纳斯像》是1820年在爱琴海米洛斯岛上发现的,它属于希腊化时期的雕像。雕像虽然被处理成爱抚的样子,却无娇艳神情,丰满、匀称的身材在轻松温柔的姿态中呈现出优美的曲线;遮挡下半身的衣裙,衣褶穿插、聚散,形成节奏明显的形体起伏,从而衬托出躯干圆润、细腻的肌肤质感,使袒露的上半身更加秀美。作品的整体造型具有古典的理想美,它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艺术中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并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论述题
1、联系实际,阐述艺术鉴赏的流程。
答 案:艺术鉴赏流程包括三个方面。(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使鉴赏者产生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完成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2、读下面这段话,分析它揭示的是艺术活动中的什么现象。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板桥题画
答 案: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个部分: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
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
郑板桥画竹的经历先是“眼中之竹”,只见烟光、日影、露气都浮动于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使画家产生了创作冲动,“胸中勃勃,遂有画意”。于是在构思中出现了“胸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最终物化为“手中之竹”。“胸中之竹”是经过加工得到的审美意象,不同于真实的“眼中之竹”。在创作“手中之竹”时,艺术内涵得到深化,因此又不同于构思阶段的“胸中之竹”。
3、试论述典型和意境并加以比较。
答 案:(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2)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营造出一种深秋日暮的悲凉意境,渲染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3)典型与意境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叙事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但是,这也只是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典型和意境经常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典型论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则更强调意境论。
简答题
1、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答 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活动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