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16日

2023-01-16 10:34:56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1月1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先概括司马光反对新法的要点,然后逐一驳斥,其反驳的着眼点是()。

  • A:反驳论点
  • B:反驳论据
  • C:反驳论证
  • D:反驳态度

答 案:A

解 析:《答司马谏议书》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全文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反驳,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

2、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抒情
  • B:借事抒情
  • C:借比喻抒情
  • D:借典故抒情

答 案:B

解 析:“黄沙百战穿金甲”意思是身经百战,以至连铠甲都磨破,体现战斗次数之多,程度之激烈,反映边关将士们的战斗生活,采用了借事抒情的方法,抒发战士们血战疆场、尽忠报国的情感。

主观题

1、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案: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素园比作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

2、找出第四段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本体和喻体。

答 案:(1)第四段中的比喻句为: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本体是“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喻体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在这里,孟子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

填空题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非常羡慕

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作题

1、题目:友谊与真诚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友谊与真诚”之间有一种关系,即真诚是友谊的基础。作文可从友谊与真诚的关系,友谊的重要性,真诚的定义,以及如何收获真诚友谊等方面进行论述。友谊是考生熟悉的主题,比较容易把握。【经典事例】
1.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之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之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
2.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名人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2.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灵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3.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西塞罗
4.真诚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马克思
5.患难见真情。——伊索

2、题目:逆境与顺境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丽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逆境”和“顺境”是两个相对的状态。“顺境”一般提供更好的条件,而“逆境”更加磨练人的品格。写作可以围绕顺境与逆境对人的影响展开,是顺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还是逆境更有利,也可以论述处于这两种环境中人应如何自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经典事例】
1.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最后成为著名的作家。
2.诺贝尔,家境富有。他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且家庭也大力支持他。凭着家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了极深厚的造诣。
【名人名言】
1.人才由磨炼而成。——蔡锷
2.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培根
3.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
4.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茅盾《蚀·追求》

简答题

1、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刻画沙子龙的形象?

答 案:肖像描写。

2、文段中的“”斯楼”指的是什么楼?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答 案:岳阳楼,范仲淹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4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