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11月24日

2022-11-24 11:04:54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每日一练试题11月2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名为

  • A:《英雄》
  • B:《命运》
  • C:《合唱》
  • D:《田园》

答 案:C

2、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的作者是

  • A:普列汉诺夫
  • B:席勒
  • C:马克思
  • D:恩格斯

答 案:A

解 析:《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文艺评论家普列汉诺夫的著作。

3、演员是()和体验的结合,这二者是演员的基本能力。

  • A:发现
  • B:感受
  • C:表演
  • D:创作

答 案:C

主观题

1、园林艺术:颐和园

答 案:我国著名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2.9平方公里,以万寿山及昆明湖为主体,利用天然地势精心营造。亭园之美,意匠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入园门为万寿山之东的行宫建筑群。布局谨严。气势宏大,辉煌壮丽。其东北方为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秀雅幽美。自此西行则有782米的长廊把游观者引向万寿山前山的浏览区。由于造园者利用了“借景”的技巧,使颐和园景色与玉泉山、西山景色交相辉映,更加恢宏辽阔。总之,颐和园的建造,主次分明,章法严谨,对比强烈,利用多种建筑艺术手段,创造了集雄秀为一身的和谐风格。表现了高超的造园水平。

解 析:我国著名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2.9平方公里,以万寿山及昆明湖为主体,利用天然地势精心营造。亭园之美,意匠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入园门为万寿山之东的行宫建筑群。布局谨严。气势宏大,辉煌壮丽。其东北方为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秀雅幽美。自此西行则有782米的长廊把游观者引向万寿山前山的浏览区。由于造园者利用了“借景”的技巧,使颐和园景色与玉泉山、西山景色交相辉映,更加恢宏辽阔。总之,颐和园的建造,主次分明,章法严谨,对比强烈,利用多种建筑艺术手段,创造了集雄秀为一身的和谐风格。表现了高超的造园水平。

2、绘画作品:《洛神赋图》。

答 案:(1)作者顾恺之,字长康,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被画界尊奉为中国画家四祖之首。《洛神赋图》为顾恺之观三国曹魏时著名文人曹植所写的《洛神赋》有感而画的,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多卷,皆绢本设色。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之一。 (2)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缠绵悱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乐和惆怅、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怀念。虽然画中的人物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多次出现,但是由于整个画面的组合随着情节的发展有首有尾,主要人物随着赋中寓意的铺陈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连成一片,画面和谐统一。 (3)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营造了原赋中的意境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整个画面构思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水起伏,林木掩映,逐一地展现出不同的意态、情节。画家行笔流畅劲利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质的衣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精密而圆熟。  

3、绘画作品: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答 案:(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是达•芬奇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2)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做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惑不解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人不安之中。
(3)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条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画家把13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突出了耶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采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地消失在耶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耶稣身上。这幅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

论述题

1、结合具体艺术作品,阐述意境的美学内涵。

答 案: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 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2)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3)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2、结合艺术作品,阐述你对“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一命题的看法。

答 案:(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括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才能充分体现艺术魅力。

3、读下面这段话,分析它揭示的是艺术活动中的什么现象。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板桥题画

答 案: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个部分:①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②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③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
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
郑板桥画竹的经历先是“眼中之竹”,只见烟光、日影、露气都浮动于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使画家产生了创作冲动,“胸中勃勃,遂有画意”。于是在构思中出现了“胸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最终物化为“手中之竹”。“胸中之竹”是经过加工得到的审美意象,不同于真实的“眼中之竹”。在创作“手中之竹”时,艺术内涵得到深化,因此又不同于构思阶段的“胸中之竹”。

简答题

1、简要介绍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答 案:(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4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