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 11:58:49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成考专升本《政治》每日一练试题11月0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阶级。
答 案:错
解 析: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如下:(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它终将取代和超越人类智能。
答 案:错
解 析:(1)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是用机械、电子的装置来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功能。事实上,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有本质的区别:①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②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两者的性质不同,人工智能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③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两者在相互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智能机是人制造的,不管将来发展到什么水平,它都不可能反过来支配人类,人类将永远是智能机的制造者和支配者。(2)所以,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些方面取代人类意识,但不可能完全超越或取代。
单选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
答 案:C
解 析: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其中提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在内的联合专政。
2、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答 案:B
解 析: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中国作家莫言,他的代表作《红高粱》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红高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多选题
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答 案:ABC
解 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答 案:BC
解 析: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要么走向唯理论,即否认感性认识而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么走向经验论,即否认理性认识而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实践中的经验主义。
主观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答 案:错误。(1)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2)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即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一种是间接经验,即通过书本和向他人学习获得知识。(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者。而且学习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也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
2、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全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
答 案:错误。(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作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与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抓关键,抓中心工作,但同时也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照顾全局,做好其他工作。(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要忽视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非主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为只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答 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把理论当成教条,到处生搬硬套。
2、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 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①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②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毛泽东反对离开中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束缚,深刻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成果,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理论也都体现了这个精髓。
(3)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①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理论。
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
续坚持这个精髓,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同时,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
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