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 11:22:31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15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点评的主人公是()。
答 案:C
解 析:《五代史伶官传序》阐述了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的道理。文中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盛衰、成败的历史事实,论证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满招损,谦得益”都是人事上的成败之道。
2、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答 案:B
解 析:《灯下漫笔》写于1924年4月29日,最初分两次发表于1925年5月1日、22日《莽原》周刊第2期和第5期,后收入《坟》。《灯下漫笔》循着《语丝》的办刊原则,任意而谈,无所顾及,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文笔轻松洒脱,却清晰而深刻地论证了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寄予极大的期望之情,显示出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贯思想与追求。
主观题
1、从这首诗中,你能感悟出一种怎样的哲理?
答 案: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从暴雨写到天晴,启示我们困难只是暂时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2、作者对“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们认为存在吗?
答 案:作者认为没有所谓“永远的快乐”,只有暂时的快乐。他前文谈及“永远的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我们认为,“永远的快乐”是根本不存在的。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题目: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行百里者半九十”指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是说离成功越近越不能松懈。弄清题目含义后,写作可就“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原因,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半途而废等方面展开。【经典事例】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精疲力尽。就在剩下最后一英里时,她的意志动摇了,强迫护卫把她拉上了随行的小艇。小艇瞬间到达了对岸,她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的人群。到此时她才知道,她距成功只有短短的一英里!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名人名言】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3.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梁启超
4.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2、分析理解下面的漫画及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等级,除了大熊猫,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频繁“现身”。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鹞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有网友说“下班后遛熊猫指日可待”,有网友说“要养一只奶凶奶凶的小老虎”……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 案:作文评分标准
简答题
1、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门,下楼跑到街上。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的?
(3)这样的描写方法对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答 案:(1)这段文字揭示了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一段几经搏斗的心理活动。 (2)作者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心理活动。(3)它不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从小说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这些动态的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灵。
2、文中“灰色的幔”和“巨人”分别象征什么?
答 案:“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反动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