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 11:31:33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1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答 案:D
解 析:A项,沈从文的《边城》是中篇小说,鲁迅的《彷徨》是短篇小说集,老舍的《骆驼祥子》是长篇小说。B项,《发现》的写作时间是闻一多回国后不久,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在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悲哀;戴望舒在狱中写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战斗诗篇;《我爱这片土地》写于抗战爆发后国土沦丧、民族威望的紧急关头。C项,冰心、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作家,鲁迅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D项,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都是其重要成员。
2、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答 案:B
解 析: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为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给人一种清新、淳美、诗情画意的感受。
主观题
1、作者认为“心手不相应”的原因是什么?“故凡有见于中……岂独竹乎?”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案:(1)“心手不相应”译为: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其原因是缺乏不断的学习实践,不能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2)“故凡有见于中……岂独竹乎?”译为: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其作用是将此番道理由“画竹”推而广之。
2、写出这首诗中表示诗人心情压抑悲愤的两个典型细节。
答 案:(1)“停杯投箸”,是指诗人心情愁烦使得自己放下杯筷,不愿进餐。(2)“拔剑四顾”,是指诗人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请以《有益的格言》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沉思着……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题题眼“变迁”。变迁的表象背后有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思想解放等诸多深层次原因。行文之前要给整篇文章确立一个中心论点,可运用多种论证方式进行论证。文章要以议论为主,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经典事例】
1.在默片时代,卓别林不说话,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到了有声片时代,就算是影帝和影后扎堆,倘若只演不说,也会遭遇票房滑铁卢。此一时彼一时也,并非以前的观众好糊弄,后来的观众是刁民。时代一旦演进到了某一步,你让它再倒退到原处去,就千难万难。
2.改革开放之初,“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那个时期的小孩都有过的愿望,食品的供应匮乏更是让人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孩子们分享的零食。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四季衣服变着花样的换,孩子们能吃到外国进口的零食,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城市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有目共睹的是,中国经济规模进入世界前三,公民社会已现雏形,国家与社会正在走向新的关系平衡。
【名人名言】
1.斯大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中写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
2.怀德海在《过程与实在》中写道:“万物皆流变。”
3.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写道:“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4.毕淑敏曾说:“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
简答题
1、《办法》强调从哪些方面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水平?
答 案:①加强全链条监管;②明确职责分工;③引导公众参与。
2、文中“灰色的幔”和“巨人”分别象征什么?
答 案:“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反动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