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2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图示区域位于()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进一步准确定位可知其位成于北美洲。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答 案:B
解 析: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还没有发现夏代的文字。商代已经产生了著名的甲骨文,并且比较成熟。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讲,任何事物都应当是从初创到成熟,因此,在商代以前也应当有了不成熟的文字,但由于至今没有发现,因此还不能说夏代已经产生了文字。西周时期,我国的文化已经相当发达;春秋时期,古代的文化更加进步,产生了像孔子那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老子那样伟大的哲学家,同时出现了许多不朽的著作,一直流传到今天。因此,这个时期,已经不会是文字刚刚产生的时代了。请记住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我国最为古老的文字。
3、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唐朝宰相是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提出实行两税法建议的唐朝宰相。公元780年,唐朝政府接受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了两税法。
4、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企图速战速决。中国军民英勇抵抗,粉碎日寇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役是()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11月中旬,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5、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太阳系及其成员的有关知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自近而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主观题
1、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12分)
答 案:(1)背景:政治上: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思想上做了准备,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军事上: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作战的胜利,攻占了南京,致使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2)主要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作用。会议的召开,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读图(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
答 案:(1)小麦;水稻;棉花;茶叶;黄麻 (2)地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水旱灾害频繁
3、“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一作‘换找’)。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风俗考》 回答:
(1)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材料中的“机房”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主”与“匠”各指何种人?他们是何关系?
答 案:(1)反映明朝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条件是:明朝中期农业生产超过了前代的水平;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蓬勃兴旺的景象;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2)是手工工场。 (3)“主”,即机户;“匠”,工人,即机工。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4、读下列三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均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其中甲处所在国家有_______河流经,该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所在国家境内的大洲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一。
(3)丙处所在国家的农业发达,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乙处旅游景观破坏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1)湄公河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2)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程。(3)棉花、黄麻、茶叶班加罗尔。(4)地处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大、风力强,风化、侵蚀强烈。本题通过景观图的判读,确定各旅游胜地所在国家,重点考查东南亚、南亚、北非地区主要国家的基本国情,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及各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该处景观为柬埔寨的吴哥窟,柬埔寨有湄公河流经,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因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雨季,11月至翌年5月受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为旱季,特征是全年高温,分雨季旱季。 (2)根据景观判断为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头脑中要想到埃及的地图轮廓。该国境内东北部有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在世界交通中具有重要意义。
(3)丙处景观为印度的泰姬陵,该国农业发达,人均耕地面积大,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水热充足。粮食作物有水稻,经济作物有黄麻、棉花、茶叶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中心主要在班加罗尔。
(4)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重要旅游胜地,但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因此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所以破坏严重。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的最初组成如何?大战期间不同集团的成员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答 案:(1)最初组成:同盟国集团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集团包括英国、俄国、法国。(2)成员变化:①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集团;塞尔维亚、比利时等加入协约国集团。②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日本、美国也先后加入协约国集团。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