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 12:26:15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1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从第二段文意看,对“倾向于保持不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C
解 析:A项与文中“电子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状态”相矛盾;B项文中说原子靠电子交叠而黏合在一起,电子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状态。推理可知原子也容易形成稳定状态;D项曲解文意这句话,陈述的对象是原子和电子。
2、对“人造金属”用途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C
解 析:A项错误,文中说的是“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人造金属”虽然使常温超导成为可能,但其本身不能等同于超导体。B项混淆了已然与未然,“人造金属”使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可能,但目前并未实现。D项错误,“人造金属”不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它需要红外热能的作用。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3、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答 案:C
解 析:见原文第二段首句:“当然有一些特殊现象是否与地震有关,还是巧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主观题
1、本文结尾说到:“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答 案:这句话暗含着一条人生哲理:人只有在劳动中才会获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创造劳动成果的人就会获得永生。
2、说说这首词的结构特点。
答 案:本词采用问答结构,以问起,以答结,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一个中心,结合成和谐的艺术整体。
3、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深度是作品的激活之点”是指什么?
答 案:文艺具有与人类同悲欢共命运的境界。
写作题
1、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