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08日

2024-08-08 12:22:05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8月0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在第①段空白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 A:脑梁在人脑的记忆功能中占有重要位置。
  • B:右脑的记忆功能比左脑要大得多。
  • C:左右脑是怎样协作配合的呢?
  • D:人的大脑是怎样发挥记忆功能的呢?

答 案:C

2、对“溶液喷射”可“传布周身”与“外敷”“只能对覆盖的枝条有效”这一看似矛盾的说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使用的农用药剂未必相同。
  • B:使用的农用药剂配制的浓度未必相同,后者浓于前者。
  • C:是两种不尽相同的操作。
  • D:前者针对“根系吸收”而言,后者针对“内服”而言。

答 案:D

3、古希腊哲人明确宣告:“我们是爱智者!”我国古代最具盛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生也有涯,无涯惟智。”又说:“器分有限,智用无涯。”这些意味隽永的名言,凝聚着多么丰富的人生经验!生命对于个人来说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怎样得到无穷的智慧,这对人类具有永远的魅力。作者在这一段中引用刘勰的话,目的是为了证明()。  

  • A:古希腊哲人所说的“我们是爱智者”这句名言的正确性。
  • B:凡是意味隽永的名言都凝聚着丰富的人生经验。
  • C:人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智慧是无穷的。
  • D:人应该注意开发智力,使自己变得更聪明。

答 案:D

解 析:考查考生对“引证法" 的作用的理解。解此题时,首先要弄清引文本身的含义和作用。 “引文”在议论文中又叫“引证法”。它是作者引用前贤今哲的权威论断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作者首先援引古希腊哲人的名言说:“我们是爱智者!”为什么呢?他进一步援引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的论断进行阐释。因为“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智慧却是无限的" ,怎能以有限的生命,得到无穷的智慧呢?答案只有学习和开发。可见,D项正确。其余A、B、C项,都因不能全面正确地概括作者观点,说明引文的目的,所以不可取。  

主观题

1、“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实际上说出了后人对宋诗态度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答 案:或被贬得一无是处,或被褒上了天。  

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答 案:尾联表达了诗人寻访道士不遇的惆怅和失落。诗人以问讯的方式,侧面描写“不遇”的事实,又以再三倚松寄写内心惆怅,笔势迂回,感情流转,令人回味无穷。

3、分析下列一段文字的修辞特点。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答 案:这段关于荷花淀的描写,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密密层层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高挺的粉红荷箭说成是“哨兵”。它的修辞义暗示:(1)这里的“铜墙铁壁”将迎来一场激烈的战斗。(2)“粉色荷花箭”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粉妆的妇女也将成为白洋淀的卫士。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简答题

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  

答 案:云霓的出现让人虽在绝境却不绝望。云霓维持着人们的一线希望。云霓升起时,人们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云霓退走后,人们希望落空,再次陷入恐慌和苦闷中。当人们看穿一切,知道即使有云霓也不会下雨,就不再“上当”,不再执着于虚无的希望,只管低头与干旱做斗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4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