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6 11:23:41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10月1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树木的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当树木成片、成林栽植时,_____,而且由于林 内、林外的气温差,林外的热空气上升而由林内的冷空气补充,______,______,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而在冬季,由于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大,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小,____,所以在树木较多的小环境中,___。 ①能够降低皮肤的温度②气温要比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高一些 ③不仅能降低林内的温度 ④可以形成对流的微风 ⑤空气流动大、散热快
答 案:C
解 析:“不仅”和“而且”搭配,所以“③”填在第一个空。首句提到树木可减少辐射热,故最后一句应为总结句,选②,运用排除法,故答案选C。
2、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在异乡求学时,我()过一首歌。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关上房门,打开录放机()播放。伴着熟悉的旋律,()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
答 案:B
解 析:从整段意思来看,第一个括号处填“喜欢”更合适;“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 不能自拔,为贬义,用在第三个括号处不合适,排除A、C两项。故答案选B。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几个月,他一直深入矿区体验生活,终于写出了这部人人都( )的好作品。②经过努力,我国已完成SARS疫苗的研究,即将进入临床( )。③北京市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为一片( )低缓的平原。
答 案:B
解 析:此题考查的是同义词的辨析,即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用法。“夸耀”是指自己向别人炫耀,而“夸奖”是指来自别人的称赞。应用“夸奖”。因此应先排除A和D项,然后结合语境和固定搭配,“实验”与“临床”不搭配,应用“试验”。
多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形。 A项中“幅射”的“幅”应改为“辐”,“不付众望’’的“付”应改为“负”。B项中“砥励”的“励”应改为“砺”,“一愁莫展”的“愁”应改为“筹”。C项中“挑畔”的“畔”应改为“衅”。
2、根据原文,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D
解 析:A项应为可能;B项增至应改为增加;C项未指出仅在航天领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答 案:D
解 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辨识病句的能力。应试指导:A项重复累赘,删去“的误区”;B项“与否”与“苛求”前后不照应;C项搭配不当,“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是“道路”,应将“道路”换作“途径”、“方向”等。
主观题
1、作者称女孩“DNA”,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案: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女孩所看书的封面上的“DNA”字样代称女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孩刻苦学习的人物形象特点。(意思对即可)
2、后两句,诗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 案:由写乐景,转为抒发哀情。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思乡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3、从全诗看,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案:诗人抚今忆昔,既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永恒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写作题
1、一个旅人,在茫茫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又渴又饿地倒下了。求生的本能驱使他扒身下的黄沙掘水,他扒了许久,扒出一个洞,仍没有见到水,就灰心地倒在一边等待死亡。后来,又有人从这片沙漠经过,发现了他的尸体和洞,人们在洞里再扒了几下,就见到了潮湿的沙土;再扒,就见到了水。人们慨叹地说:“躺着等死,不如死在挖掘之中。遗憾的是,他已经来到了成功之门,却没有进去。”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自身体验,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答 案:按要求进行写作,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