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02日

2023-07-02 09:42:20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0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内在素质: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学识修美,性格特征等内在素养。

答 案:对

2、为了获得对象感,为了使设想的对象具体有依据,要尽可能多地熟知节目情况,丰富自我?( )

答 案:错

3、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 )

答 案:对

单选题

1、载波频率在526.51605.5千赫兹频段的广播指的是()广播。

  • A:短波
  • B:中波
  • C:长波
  • D:无线电波

答 案:B

2、中央电视台初名为()。

  • A:延安电视台
  • B:新华电视台
  • C:人民电视台
  • D:北京电视台

答 案:D

解 析:中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当年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为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译名为ChinaCentralTelevision,缩写为CCTV。

3、喉舌论是说明报刊或其他新闻媒介作用的比喻,主要是指报刊是党、政府、人民或读者的耳目喉舌,既起着沟通信息的作用,又发挥检测环境的功能,同时还能引导舆论。这一形象性提法来自西方。早在19世纪初,资产阶级报人都纷纷以国民的耳目喉舌自居。马克思也认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桿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在我国,最早提出喉舌观的是()。

  • A:陈独秀
  • B:李大钊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答 案:C

解 析: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他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这里的“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将报刊的职能定性于与政治的关系,肇始于这篇文章。

多选题

1、新闻真实性要求()。

  • A:新闻来源准确、可靠
  • B:背景材料真实、客观
  • C:引用材料无误
  • D:概括性事实符合实际

答 案:ABCD

解 析: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基本要求是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它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①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的人物、事件的过程、原因、结果)准确无误;②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③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④概括性事实符合实际。

2、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

  • A:报道新闻
  • B:引导舆论
  • C:传授知识
  • D:提供娱乐

答 案:ABCD

解 析: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有:①报道新闻,传播信息;②反映舆情,引导舆论;③传授知识,普及教育;④提供服务,文化娱乐;⑤刊播广告,服务经济。

3、下列关于新闻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有()。

  • A:新闻道德的基础是精神和行为的自制
  • B:新闻道德同新闻法纪一样具有强制性
  • C:新闻道德靠新闻从业者的内在信念来维系
  • D:新闻道德表现为特定的善意动机

答 案:AB

解 析:新闻道德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新闻道德的基础是精神和行为的自制,主要以行业内部的相互监督、个人的自觉来抵御社会上种种诱惑,防范不良行为,并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同新闻法纪一样具有强制性。

主观题

1、媒体炒作能够提高新闻价值。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新闻报道要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新闻具有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来表现倾向性的报道,不仅无法说服人,其生命力也是短暂的。
新闻价值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选择稿件的第一步。以事实为基础分析一条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主要考虑五个方面:时间、新意、重要、接近、显著。时间、新意、重要这三条是所有新闻稿件入选的必备条件。对稿件新闻价值大小的估量,则要综合比较上述五个方面的情况,这些条件具备得越全面,表现得越突出,稿件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媒体炒作是一种虚假新闻的表现,因此,根本不能提高新闻价值,反而会失去受众,影响媒体公信力。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 案: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采用“情景再现”。

答 案: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它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如临其境的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真实般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
(2)“情景再现”还可以弥补因采访条件、拍摄难度的影响,而造成没有新闻现场的缺失。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它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性的统一。它既反映事物真实的现状,又符合事物发展趋势。
(3)“情景再现”首先是建立在“有其事”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电视再现的情景是过去客观存在、发生过的事实,只要它再现的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它就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4)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采用情景再现手段时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避免因情景再现造成夸大、片面、主观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论述题

1、论述广播电视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答 案:(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报道的要求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要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真实;保持冷静清醒的政治头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3)抗震救灾报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成功实践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体要求。
①政治上,紧密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方针政策、路线措施。
②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地震灾情、抢险工作进展及灾后重建工作。
③组织作风上,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纪律,坚持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一时间将抗震救灾各项信息传达给全国人民,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取得了抗震救灾报道工作的伟大胜利。

2、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答 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应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1)重视建设性监督。舆论监督要善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舆论监督的力度与社会、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2)注意监督的科学性。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舆论监督要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本质有正确的判断,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全面认识,使舆论监督达到正确的平衡。
(3)遵纪守法。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宣传纪律,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和规定办事。

3、如何把握新闻工作的时度效?

答 案: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是党委政府满足公众知情权、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关键,是把脉舆论动态、回应公众关切、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应当遵循的根本要求。为什么要把握新闻舆论的时度效?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新闻舆论规律的精炼概括和高度总结,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
把握新闻舆论的时度效,时是前提,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强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压制谣言与错误观点传播,赢得话语主动权。度是关键,要根据事件的背景成因、性质特点、影响范围,全面地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节奏、尺度和力度,防止舆论引导冷热失度、褒贬失当、急缓失衡、错位失焦。效是目标,讲求传播策略,注重引导艺术,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把追求效果、凝聚共识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抓住时
把握新闻的时效性,就可以赢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抓住时,就是先人一步,先声夺人,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
①注重时效
时效性是衡量新闻的决定性标志。新闻媒体在新闻发生时,要用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对重大事件迅速发声,对突发事件及时反应,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
②选择时机
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既要突出实效,也要选准适当的报道时机。在评估国际舆论态势与国内舆论走向,把握社会预期和社会心态,在事件发展与处置的关键节点上,我们要善于利用机会,顺势而为、借力发力、重锤定音,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③把握时势
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一定要把握好时势。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单纯是新闻价值来取舍。有些新闻需要抢时间,有些新闻就要暂时放一放,还有一些新闻则是不发为好。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掌握度
我们在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时候,要掌握分寸力度,让新闻宣传恰如其分。把握好度就是把握好新闻宣传的尺度,报道新闻事实时,不隐瞒、不夸大、不歪曲,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①把握分寸实事求是
权威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平衡,既不能把大事说小,也不能把小事说大。个别不是一般,一般也不是个别;局部不是全局,全局也不是局部。要防止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问题,把意外孤立事件上升为制度问题,把不该褒奖的渲染拔高,把应该贬抑的炒热放大。
②把握力度轻重适宜
舆论引导要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众生喧哗、杂音,要积极引导人们分清是非、对错、公私、美丑、善恶,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③把握节奏动态调整
舆论引导要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众生喧哗、杂音,要积极引导人们分清是非、对错、公私、美丑、善恶,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3)注重效
注重效就是保证新闻宣传产生好的效果,增强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使群众爱听爱看。
①要学会读心术
舆论引导时,要深入研究不同群体的心理、心态,要学会读心术,既要掌握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要了解少数人的合理需求,知人知心,分类处理,该鼓劲的鼓劲,该引导的引导,该解惑的解惑,该纠偏的纠偏。
②要注重分众传播
新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上升,要精准定位受众,从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偏好媒介习惯入手,进行信息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有效驾驭算法,创新传播策略和路径,提升分众化信息传播、信息抵达与信息接收的效果,能迅速将大众细分为不同小众,解决好对谁说、说什么的问题,以此全面提高舆论引导效果,提高新闻宣传效果。
③要转换话语体系
舆论引导最忌讳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正面宣传要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传,不能停留在重复喊空洞口号的套话上,不能用一个模式服务不同类型的受众,背景、细节、故事既是公众想听的内容,也是传递主流价值观最好的载体,能引发公众的兴趣和思考,情感、情怀,既能与公众产生共鸣,也能与公众达成共识。
时度效是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要求我们把握新闻舆论规律,在新闻报道中贯穿时度效的原则。一方面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全面地观察总体舆情,善于动态地分析舆论现象,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适当调整舆论引导策略,善于系统地发现舆论,掌握背后的矛盾因素,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系统性。另一方面,要善于在纷繁复杂、各种因素交织的舆论漩涡中,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把握本质主流或趋势,盯准舆情重点,策划引导议题,整合舆论资源,统筹传播渠道,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做到有序、有力、有效引导好舆论。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费章节课程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