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20日

2024-09-20 12:06:41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每日一练试题09月20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位教练不喜欢无时无刻地指导球员的技术动作,因为他对自己的队员们充满了信心。
  • B: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都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实际行动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
  • C:“东方明珠”号是一艘设施齐全、装修豪华、服务一流的游轮,归属于长江轮船公司管理。
  • D:实践证明,知识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往往取决于他的勤奋程度。

答 案:D

解 析:A句否定过当。”不喜欢无时无刻地“”无时无刻“是时时刻刻都,表肯定,再加上”不喜欢“,所以整个句子是否定。把”不喜欢“去掉。B项应为“解决…………的问题”;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管理或属于。  

2、对下面一段文字层次的划分和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没有文学曾经不可想象。②然而在今天的金钱饥渴的时代里,人们至少是暂时地不需要“诗”了。③文学固可在新的社会形态里调整方位,但是文学于往昔的显赫,看来是重振无计了。④然而文学“前方”的困顿又是否会造成“后方”的困顿呢?⑤文学评论理论队伍历来是素质最高、实力最强、阵容最为庞大的一支。⑥今天乃至以后,他们在整体上是否也会随之而面临尴尬呢?⑦大量的文学理论评论期刊,在好不容易熬过了92年之后,在岁末之际纷纷举起改头换面甚至改换门庭的旗号。⑧在这个问题上,放到人格品质的意识去确定,我以为是不尽合理的。

  • A:由当今生活的发展,写到文学创作的萧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B:由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萧条,写到不是个人品质的原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C:由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文学作品显赫地位的下降,写到必然引发文学评论显赫地位的下降。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D:由文学作品显赫地位的下降,进而引导文学评论显赫地位的下降,写到共同原因是社会生活的发展。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答 案: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阳必拔也拔:攻克
  • B:临山而救之临:面临
  • C:则削迹于秦削迹:革除官职
  • D:不如背秦援宜阳背:背弃

答 案:B

主观题

1、把文中括号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案:推测王先生的意思,难道是喜爱别人的优点,以至于虽然只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连带重视他的故迹吗?也许想推广他的事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

2、正确理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回答问题。 1.标出此句的音节。
2.这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答 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以“一江春水”喻“愁”。显现出愁思就像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像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3、诗歌前两联是如何与诗题相关联的?  

答 案:诗人通过所闻所见,展现出一幅自然而清幽的画面: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正午静寂,却未听到钟声。首联写入山所见,点出访士诗题。颔联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又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直达主题。

写作题

1、方和圆似乎格格不入,都和谐地搭配成一枚精妙的铜钱;野草和鲜花似乎是宿敌,却共同装饰了绚丽的大地;繁星和黑夜似乎是冤家,却共同点缀了美丽的夜空…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往往就是如此奇妙!请以“奇妙的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章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2、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文中括号处,“踏进”出现了三次,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  

答 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村里男子踏水的不易,突出地表现了人们愈加渴望下雨的心情。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备考交流
2024成考内部交流群
群号:665429327
扫一扫或点击二维码入群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